刺激方法如下:水平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先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至肩井穴,断续通电3分钟;然后,再放置于双扶突穴,断续通电1~2分钟,并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再在该穴通电2分钟
主穴:风池、肩井、扶突 感应电和共鸣火花穴位刺激,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 容后穴位置:下颌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1.5寸处 然后用共鸣火花进行治疗以叉状电极或小圆电极接触穴位上主要的刺激穴位为风池穴和配穴其剂量为成年人中等量,老人或儿童弱刺激每穴刺激3分钟上述穴位除风池选用双穴外,安眠、合谷均用单穴(对侧或同侧),如患者失眠,则改双安眠穴 主要采用共鸣火花和感应电进行穴位刺激主穴据痉挛性斜颈的不同症型而选取:水平旋转取全部3个穴;后屈型取扶突,前屈型取风池和肩井先以感应电刺激系采用普通电疗机的感应部分,输出为0~18v交流电其中1挡为3v,2挡5v,3挡9v,4挡15v,5挡18v;频率为60~80赫兹,为不规则针形波感应电治疗时,将两个手柄同时置于两个穴位上,用断续电进行治疗后屈型患者,将两手柄同时置于扶突穴,断续通电5分钟,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然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前屈型患者,先将两手柄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动至双肩井穴,通电3分钟断电后,指导病人作头部运动,之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感应电穴位刺激,开始时先调到3v,然后逐渐加大,直至肌肉出现明显收缩而患者又能耐受为止 (一)取穴 以上法共治8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4例,经7~9年随访,都未复发[4,5] (二)治法 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报道,始于70年代,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治愈2例但有关主要临床资料,则基本上都见之于80年代之后,除少量个案治验之外,均为多例观察穴位刺激方法,则用针刺、电针及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刺激等特别是后者,不仅观察的例数较多,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鉴于本病临床上少见,针灸治疗又是近年的事,故其临床治疗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又因本病中西医均缺乏良法,故特辟一节,予以介绍 配穴:百会、合谷、安眠 每次取颈肌痉挛较突出之同侧颈部主穴一个和双侧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个(同侧)颈部主穴和配穴,针刺入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接通电针仪其中,颈部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具体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电针时头向针刺侧转动并有同侧耸肩运动;容后:直刺0.5~1寸,电针时头向针侧转动;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电针时针侧有仰头及耸肩动作臂臑穴,向内下方斜刺1.5寸,待有酸胀等得气感后,作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1分钟,留针,不接电针通电或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电针 以上法治疗42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0例(95.2%),显效1例(2.4%),有效1例(2.4%),总有效率达100%(.:李凌) (二)治法 (一)取穴 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症的类似记载 (三)疗效评价 治疗 穴位电疗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颈部可做任何方向自主运动,局部肌肉硬化恢复正常;显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或基本消失,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时偶发;有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数减少,幅度减小 (三)疗效评价 配穴:阳白、合谷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