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你真的了解斜颈吗

发布时间:2021-3-23

斜颈是指头面部向一侧偏歪、颈部活动障碍、面部倾斜不对称的一组疾病。斜颈分为8型。分别为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源性斜颈、反射性斜颈、炎性斜颈、痉挛性斜颈、麻痹性斜颈等。在临床上,以先天性肌性斜颈、痉挛性斜颈和眼性斜颈较为常见,尤以先天性肌性斜颈最常见,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或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导致的眼性斜颈,所以我们所说的斜颈一般是指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该病主要发生于20~50岁长期从事书写的人,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者,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数起病隐袭缓慢渐进,先感觉手指部易疲劳或腕部疼痛,继之出现特有的书写痉挛,患者在持笔时或开始写字时困难,这种痉挛现象主要发生在手指,腕部甚至整个上肢,此病最重要特点是书写时痉挛,不写字时症状消失,肌力完全正常,有时只单用钢笔,小笔困难,用铅笔或大笔时完全正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不存在失用现象,此病多属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但部分病例在检查时可见指间或腕部肌张力较高,腕关节被动旋前旋后时有齿轮感抵抗,所以有人认为该病属于锥体外系疾患,也有人认为是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

什么是骨性斜颈?

骨性斜颈称先天性颈椎融合畸形,或短颈畸形,是以两个以上颈椎融合为特征的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短颈畸形系遗传性染色体异常性疾病,以颈部短、后发际低以及颈部活动受限为典型表现。发生概率极低,可以拍颈部X片与肌性斜颈鉴别。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累及颈部肌肉的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好发于成年人,由于一侧颈部胸锁乳突肌无规律收缩,导致颈部反复地阵发性向一侧歪斜,临床可表现为颈部前屈、后仰、倾斜或扭转。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外伤、精神心理、某些药物副作用有关,也可能是基底节区代谢异常导致。

什么是眼性斜颈?

一般认为是由于出生后有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斜视、眼球震颤、屈光不正、眼底病等原因引起的。是患者为了让两眼视野保持在一个平面、更清晰,歪着脖子看东西,即所谓的代偿性的颈部倾斜。大多是由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引起,患者为避免眼外肌麻痹引起的复视,采取头偏向某—侧导致。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这是斜颈最常见的病因,一般简称肌性斜颈,通常所指的斜颈一般就是这个,是指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造成的特征性歪头、颈部旋转受限、颈部出现包块这三种临床表现的疾病。歪头特征是健侧的耳朵贴健侧的肩部,颈部向健侧旋转受限,在患侧颈部可以摸到质地较硬的肿块。

如何判断肌性斜颈的严重度?

目前国内主要根据焦红波指定的分度标准,将斜颈分为三度。(1)轻度:颈部活动受限,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与健侧对比2.5cm;(2)中度:颈部活动明显受限,有轻微面部不对称,挛缩长度2.5~3.5cm;(3)重度: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出现了明显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挛缩长度3.5cm。

古方止痉汤诊疗痉挛性斜颈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补益肝肾,解肌祛风。用具有疏风散邪而发汗作用较弱的方药,治疗风邪侵袭肌表证的治法。息风止痉,制止痉挛,控制病情,调理机体,缓解痉挛性斜颈前屈型,后仰型,旋转型,水平型等病症。

第二阶段:温阳通脉,调和营卫。发表解肌,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失和、解除风邪的方法。调节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化,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器官达到健康状态。

第三阶段:疏通经络,流利经脉,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经络通百病消,中医上讲:“气不足则血不畅,血不畅则水不流,水不流则毒不排”我们的能量是疏通人体经络为根本,让人体机能恢复到应有的健康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hbwh/10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