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专栏挺胸抬头向前看脑深部电刺

发布时间:2016-11-28

患者男性,65岁,主因“颈部不自主向左侧扭转4月余”经门诊以“痉挛性斜颈”收住院。患者入院前4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自主左侧扭转,行走时无法正常向前平视,双侧颈部肌肉紧张,表现为晨轻暮重,偶有头晕,医院诊断为痉挛性斜颈,给予奥卡西平、巴氯芬、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病情逐渐加重,就诊于我院帕金森中心。查体:神清语利,遵嘱活动,颈部向左侧不自主扭转,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紧张,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双侧Babinski征(-)。颈椎MR检查提示:C4/5椎间盘突出(中央型),C3/4、C5/6椎间盘膨出;C4椎体水平颈髓损伤。NCV检查提示:双侧副神经未见明显异常;EMG检查提示:双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未见明显异常。李建国教授查看病人后表示,患者颈椎病及颈髓损伤不排除为痉挛性斜颈所致,目前颈部副神经及责任肌肉尚无明显异常,建议尽早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通过电刺激阻断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以缓解颈部肌肉异常紧张,改善颈部症状。

接下来的检查、评估及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立体定向仪对丘脑底核(STN)的精准定位,李教授和陈宝友主任顺利地为患者植入脑深部电极,经术中测试,临时电刺激可明显改善患侧颈部症状,提示电极位置良好。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拟择日为其开机调试电极参数。

痉挛性斜颈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冲动引起颈部肌群阵发性不自主收缩,使头颈向一侧扭转或痉挛性倾斜。该病的各种异常姿势是由于颈部对应部位肌肉的异常收缩引起。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头夹肌的收缩最容易出现症状。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晨轻暮重,并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本病可持续终身,可导致限制性运动障碍及姿势畸形。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肉毒素和保守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性颈肌去神经术、脑深部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

痉挛性斜颈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类型,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批准苍白球内侧核(GPi)以及STN-DBS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以来,疗效得到有效验证。武警帕金森诊疗中心已应用STN-DBS手术治疗多例痉挛性斜颈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痉挛性斜颈患者,在药物疗效差的情况下,尽早手术可明显改善颈部活动情况,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图1患者术前颈部不自主向左侧扭动,双侧颈部肌群受累

图2颈椎MR检查提示:C4/5椎间盘突出(中央型),C3/4、C5/6椎间盘膨出;C4椎体水平颈髓损伤。

图3NCV和EMG检查提示:未见双侧副神经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异常病变

图4丘脑底核术前定位

图5李建国教授和陈宝友主任为患者植入脑深部电极









































利民知识腰椎管狭窄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成都让你一住难忘的主题酒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hbwh/1895.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