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穿越河津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河津市旅游局宣
六一快到了,七天后就是端午小长假,厌倦了出去挤人群,又不甘“宅”在家里?那么,不如趁着这慢慢悠悠的假日时光,带着老婆、孩子,去感受一下河津本土那些充满了浓浓历史韵味的古建筑。
身为土生土长的河津人,如果不知道点河津的文物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会不会觉得有点小汗颜。不要紧,现在记者就带你一起穿越千年,了解部分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我市地处华夏文明发祥的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比如千古史圣司马迁,比如爱国名将董其武,等等,众多的历史名人,厚重的文化沉积造就了河津地上地下文物储藏丰富,种类繁多。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我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古垛后土庙、台头庙、玄帝庙、山王西周墓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真武庙、高禖庙、樊村戏台、镇风塔),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薛仁贵寒窑、白虎塔、史迁墓),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西梁双碑楼、北方平玉帝阁、禹门口抗日纪念摩崖石刻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部分文物古建筑的身姿,感受它们千年的文化底蕴。 1 古垛后土庙
樊村镇古垛村后土庙,创建于元元贞二年(年),延祐五年(年)增建,明代重修。现仅存元代大殿和戏台。第六批国保单位。是我市最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在市文物局的积极争取下,该建筑成为首批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之一。目前,该庙已成我市北坡片区一处完整的文物旅游景点。
:
一进门,看到的是舞台背面,从左往右写的繁体字,应该有些年了。 舞台,与大殿相对。 大殿。 后土庙出来,看到庙前这颗古树。 2 台头庙
台头庙是我市市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集元、明、清时代特征于一体的大型古建筑群,庙内古建十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台头庙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氛围浓厚,已成为我市提升城市品味、彰显文化底蕴的一处新的文化亮点。 3 玄帝庙
玄帝庙是我市代表性较强的一座古庙宇,其建筑屋面所用的琉璃构件,人称“琉璃庙”对研究明清时期河津乃至全国的琉璃炼制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创建于明隆庆三年(年),至明万历三十一年(年)竣工。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 由于年久失修,玄帝庙屋面破损、筒瓦脱落,部分建筑随时有倒塌危险,在市文物局的努力下,年争取了国家专项资金余万元,对该庙进行保护修缮。目前,古建筑本体修缮任务已基本结束,后续木构件防腐做旧及庙院整理仍在进行,预计年底全面完工。 这个圆柱形东西,不应是庙里原有的。听说樊村玄帝庙一直由粮食部门占用管理,这应是粮食部门所建粮屯。芦苇杆和泥砌建。 嵌在墙壁的两块碑。一块题为”皇经,”皇经就是“道德经”。 4 真武庙
因其状如龙,故俗称九龙庙、九龙头。真武庙居势高峻,三面临空,形状似岛,又因岗头遍岭是青松翠柏,故有“卧麟岗”之称。清咸丰十一年,崇文社王照离等人在创建崇文阁、纯阳洞时题名“麟岛”。该庙不仅是我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更是我市对外文化宣传的一张名片。 图片来自:春天看海新浪博客图片来自:春天看海新浪博客 5 高禖庙
高禖庙是我市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市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相传多年前的夏代高禖庙的前身皋庙就创建于此。河津高禖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省屈指可数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古建筑群。千百年来,高禖庙笼罩着神秘的气氛,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神话。目前,高禖庙景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正以其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6 镇风塔
该塔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11年()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中国五大回音塔之一,据说在塔前猛击石块,可发出“鸟鸣”的回音,夜阑人静时,在塔前连续敲击,可发出一连串回音,好似百鸟争鸣,蛙声一片,声达数里。省保文物。
在山西铝厂9号路华泽厂区内找到镇风塔,经过门卫许可,得以近距离观察。除最下层受盐碱侵蚀外,塔体保存完好。 7 阮氏双碑楼
小梁乡西梁村阮氏双碑楼分别建于光绪三年和光绪五年。父碑题“皇清例赠武德佐骑尉乡饮耆宾阮翁讳廷实字充吾号信卿德行碑”。子碑题“皇清儒学生员乡饮介宾阮公讳凌云字仙梯号从龙德行碑”。相当高大,保存也不错,难得。河津这一片,碑都是四面柱体,四面刻字。
到达后,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大路中间的碑亭。
据说双碑楼是父与子的碑,父西子东,街当中的碑是孙子的,祖孙三代碑。雕工很精致。 9 修村薛仁贵寒窑
这就是白虎岗及新建的广场、平辽王薛仁贵塑像。修村村东的一土岗,形似伏虎,名白虎岗。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岗东向2里百底村东侧,即当年薛仁贵汾河湾射雁处。运城市政府年立的市级文保碑。
白虎岗上这个窑院,传说是薛仁贵与柳英环夫妇当年住过的寒窑遗迹。窑内的土炕、灶迹,据说为明末清初时重修。注意院中有一眼水窖。
和窑院相邻的是这眼窑,叫“白袍洞”,据说洞内塑有薛仁贵夫妇坐像和白马。河津县政府年立的文物保护碑。稷山县人民委员会年立的文物古迹保护标志碑,此处曾归稷山管辖。乾隆6年(),修复塌窑、窑前建厦、修复窑内神像时所立碑记。 白袍洞旁这个入地的石柱是已断掉的薛仁贵的拴马桩。 10 射雁塔(白虎塔)
射雁塔距离寒窑有一段路,相传为唐末龙门乡里及薛仁贵后裔为纪念薛仁贵当年在汾河滩射雁而建。该塔建造于宋代,塔八角八级实心,塔高20米。八级造型,与古塔传统的单数层级迥然有别,是研究古塔形体结构的特殊例证。首批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旁不远有一座碑楼。
碑题儒学优行廪生宣三公张夫子德教碑“,立于光绪34年()。遭到盗贼破坏。
注:本文游记部分以及镇风塔以下文章皆来自网易博客:龙卷风 记 者:杨晶晶 编 辑:吴晓征 图文整理、版面:谭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