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月雅书画
米芾行书其所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在点画和结构上不同于他人的处理方法。而其变化之丰富,变化之奇特,非他人可比。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间背、疏密、开合、偏侧、白布、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面目险而不怪,爽朗痛快,而又清新自然。一、粗细行书的变化,首推线条粗细的变化,要克服等线体的美术字。粗细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字和字之间粗细的变化,二是一个字内部点画有粗有细,三是一个点画本身也有粗细的变化。左粗右细左细右粗上粗下细上细下粗上下粗中间细上下细中间粗,外围细内部粗外粗内细这种粗细变化要自然出之,随笔势的转换而成,不能刻意安排,而且要把握好“度”的变化,不可相差过大。二、大小字形大小的变化,也是行书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比较浅层次的要求。但由于从楷书才进入行书书写,往往字写得大小一样,缺少变化。正常情况下,字形大小随汉字笔画的多少而变,即据字的自然形态而变,笔画多的稍大,笔画少的稍小。不可将大字缩小,小字放大,而且整齐划一。但仅靠汉字的自然形态还不够,有时随前后左右的变化,将笔画多的写小,将笔画少的字写大,米芾字形大小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既遵自然形态,又别具匠心。任意取三字,皆有大中小之别。三、相背相背,就是结字中点画的安排有相向和相背的关系,这样可以避免用笔的单调和结构的呆板,增加情趣。两横相向两竖相向两横相背两竖相背向背关系字不仅表现在点画关系上,有时也表现在字的不同部件之间。四.疏密自古以来,凡书家都十分注重笔画结构间的疏密关系,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疏则洞达,密则茂密;疏密得当,风神乃出;若平均使用笔墨,点画平均排列,平均分割空白,当密不密,当疏不疏。则难成佳作。上密下疏上疏下密左密右疏中密外疏左疏右密部分密上下之间空的较大五.开合开合是左右结构的字,为了打破平衡,使字生动活泼,而采取的一种结字方法。上开下合,上窄下宽,似宝塔形。显得重心稳定;而上开下合,上宽下窄,似侧金字塔形,显得峭拔险峻。一正一奇,相得益彰。米芾是运用开合手法的高手。上合下开上开下合六.参差参差还是左右结构的字,两部件的等排,除开合关系外,还有参差之法,即两部件不可上下齐平,以求整齐,恰恰要打破齐平,打破整齐,而求参差错落之美。或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或头平,脚不平,或脚平,头不平。等等,变化多端。左低右高左高右低头平脚不平脚平头不平七.收放收放是结字一大原则,不惟行书有收有放,也不惟米芾行书有收有放。就是楷书亦讲究有收有放。比如数横排列,总有一笔放,写的长点,余则收,写的短点;有撇捺长竖、有鹅浮钩、戈钩的字,往往撇、捺长竖和钩取放,其余取收。米芾行书放的原则和其他差不多,关键他更有夸张之处,放和收的程度更大些,对此更强烈。董其昌说:“作品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张怀瓘《论用笔十法》中以敛为阴,以放为阳,以为作字须阴阳相应。这里的敛,就是我们所说的收。有收无放,缺乏生机,有放无收,缺乏静气。只有收有放,阴阳相应,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一般情况下,收多放少。放的时侯,往往就放那么一笔,或者一个小部件。因为放笔较长,虽一笔,但位置占得较大。放捺放撇放横放背抛钩放戈钩(横之一种)放竖八.奇正书有正,有奇,有平正,有侧正。正主静,侧主动。任何书体,都是正奇相生,动静相宜。真书表静,故多用正局;然真书的静,非绝对的静,而是静中寓动,所以是正中有奇,有侧。行草书表动,故多用侧势;然行草书的,非不受制约的动,而是动中寓静,所以是奇中有正。真书难得飘逸,行草难得沉重。此之谓也。米芾很好的解决了正、侧的关系,往往偏侧取势。比之二王,在侧的程度和数量上,米芾超过了二王。董其昌曾感慨地说:“王著辈绝不识晋唐人笔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予所未尝梦见也,惟米痴能会其趣耳。”学习米芾偏侧的手法,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的界限。张怀瓘曾言;“书宜平正,不宜攲(读yi)侧。古人或偏以攲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所谓拨转机关,就是分寸的把握。“崄不至崩,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张怀瓘语)分寸把握不好偏则倾倒,重心不稳,很难成佳作。这是学习偏侧这一原则要特别注意的。九.布白中国书画都非常讲究布白,所谓“计白当黑”,黑处有笔画,白处亦有笔画。写字本来是毛笔蘸墨画黑道道,而书家偏要说“布白”,可见处理空白的重要。对空白的处理往往可以看出不同的艺书风格。如颜真卿楷书空白小而茂密,欧阳询楷书四面留白而清朗。行书也是一样,王铎茂密,董其昌疏朗等。米芾能书善画,是布白的高手。包围结构中间紧密部分留白左右结构中间留白上下结构中间留白布白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常说疏可走马,密不容针(通风)。这只是一般低层次的理解。刘熙载说:“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神远和神密就是标准。空包少时能疏畅洞达。是谓“神远”;空白多时反能严谨茂密,是谓“神密”刘熙载还说:“蔡邕洞达,钟繇(you)茂密。余谓两家之书同道,洞达正不容针,茂密正能走马,此当于神者辨之。”这是布白的高标准。就是不能简单的从表面上看空白的大小,主要看神采,密而疏,疏而密。须细心体会。十.接应字和字的照应,行与行的贯串,谓之接应,,这是章法布白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书讲整体的气势,行则讲行气,就靠接应。欧阳询认为“行行相向,字字相承,俱有意态,正如宾朋离处交相应接也。”米芾行书,与应接处多参差、离合、连断之变,以意态取胜。大凡字与字对齐、连属、成“鱼贯徐行”之势易,字与字不对齐、不相连,而字势无不正、无不连者难。米芾处理接应自是后者,后世书家多从此来。应接有连有断,以断为高,切不可笔笔相连,字字相接成一笔书。米芾行书十大原则,是互相渗透的,往往几个原则同时起作用,不可割裂来看。况且这些原则不能尽叙米芾行书的特点,而只是一部分主要原则,须深研细究,方能了解米芾之特点。米芾书法全集欣赏法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一),初名黻,41岁后改作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徽宗时为书画学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善画山水。他在书画方面富有创新精神,他认为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被前人陈法所束缚,缺少独创意识,他创造了“米点山水”。但真迹未留传下来。
他的书法,以行草成就最高,其书风潇洒、舒畅,圆润遒劲,熟而不俗,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出手自然。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斛将微意轻尠(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米芾珊瑚帖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释文: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卷首图片省略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迎首鸢飞鱼跃
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衿□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释文:敬闻命此石亦不恶业镜在台州耳芾顿首伯充台坐彦臣如何
释文:真酥一斤少将微意欲置些果实去又一兵陆行难将都门有干示下酥是胡西辅所送芾皇恐顿首虞老可喜必相从欢
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耜)者倘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
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
释文:芾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茍禄无足为者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于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芾顿首再启
释文: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
释文: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临沂使君麾下释文: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右军帖获之梁唐御府跋记完备黄秘阁知之可问也人生贵适意吾友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纸知他真伪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图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儿吝万金不肯出芾顿首释文: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一决无惑芾再拜释文:右米姓秘玩天下法书第一唐太宗既获此书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模赐王公褚遂良时为起居郎盖检校而已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模观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落笔直书馀皆双勾清润有秀气转折芒锷备尽与真无异非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为定熠熠客星岂晋所得卷器泉石流腴翰墨戏着谈标书存马式郁郁昭陵玉椀已出戎温无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乃一绣缫金鐍猗欤元章守之勿失元佑戊辰获此书崇宁壬午六月大江济川亭舟对紫金避暑手装米芾释文: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点去)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着艾燃(下注: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X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释文: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释文: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释文:厚不敢着潜夫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米芾吴江舟中诗帖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它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复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飕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二曾常见之甚安芾顿首释文:蒙面谕浙干具如后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后来宝月五千买了如肯辍元直上增数千买取苏州州衙前西南上是晋公绘像恩泽丁承务家秀才丞相孙新自京师出来有草书一纸黄纸玉轴间道有数小真字注不识草字末有来戏二字向要十五千只着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买取更增三二千不妨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蜀素帖董其昌释文:增城嗜书又好米南宫书余在长安得蜀素摹本尝与增城言米书无第二但恨真迹不可得耳凡二十余年竟为增城有亦是聚于所好今方置棐几日夕临池米公且有卫夫人之泣余亦不胜其妒也董其昌题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米芾苕溪诗卷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元佑戊辰八月八日作。米芾:“癫名不虚传也”米芾,北宋书画家,因放任不羁,举止癫狂,又称“米癫”。芾出生行伍世家,因母亲阎氏服侍过英宗皇帝,所以他自幼生活在宫中,有比较好的学习条件。据记载,米芾有很多趣闻轶事,一说米芾喜好奇冠异服,喜爱前朝服装,所到之处,“人聚观之”,把他当成怪物看待。一说他有洁癖,别人用过的东西,他不再用。最为有趣的是如下的几个故事:故事一:装癫索砚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米芾看中了这方宝砚,写完之后,捧着砚跪在皇帝面前,说这方砚经他污染后,不能再给皇帝使用了,要求把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高兴地抱着砚,手足舞蹈地跳了起来,然后跑出宫中,弄得满身是墨。徽宗对蔡京说:“癫名不虚传也。”故事二:米芾拜石古今爱石的人不少,但像米芾那样,见了喜欢的奇石,便恭礼膜拜的人,大概也只有米芾一人。传说,米芾有一天,在两个家人的陪同下,到郊外游玩,正在行走之间,米芾发现路旁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顿时欣喜若狂,立刻下马,整理衣冠,伏首大拜,并口中念念有词,“石兄,受我一拜,受我一拜。”此事后被传为佳话,妇孺皆知。故事三:以假乱真米芾的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价钱有点高。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米芾说完,商人走了。到了第七天,商人来了。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并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张画。商人客气地答道:没错,是是是。商人把画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来了,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临本还给我。商人取起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米芾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三希堂》匾额
《三希堂法帖》内容
法帖共分32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书法丛帖,集历代书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历史顺序编纂,囊括了当时宫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迹珍宝。
阅古楼内石刻
中国书法的最高艺术殿堂:《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五年敕令大学士、书法家梁诗正编刻一部大型书法丛帖,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前无古人,共收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书法家作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迹珍品。
故此,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大家真迹都有集于此。
“三希堂”内部照片
自魏晋至明末书法大家的名帖尽收其中。按年代顺序编次的一部书法通史。作为我国古代最高艺术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国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集中国传世书法之精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史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书友强烈推荐:
《三希堂法帖》绸面精装珍藏版
《三希堂法帖》绸面精装珍藏版
原价:元/套
粉丝回馈价:元/套
无忧购买:
1、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2、7天内无理由包退,15天内包换;
3、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货到付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