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发现自己脖子疼痛,转动困难,这有可能是“落枕”,休息1周后就好了。但如果脖子反复发作的不自主扭动,颈、肩部肌肉酸痛,或者脖子强制转向一侧,那就可能患了“痉挛性斜颈”,就需要引起重视。 王先生是广东某公司员工,青年事业正值上升期,却不幸出了车祸,于2个月后开始出现头颈部不自主向左侧偏斜,被诊断为痉挛性斜颈。根据医生的建议打了肉毒素,三个月后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可明显看到头颅左转,站立时明显,平卧有明显的缓解。每天发作数次,先为头呈不规则细小的动摇,继则头逐渐向左侧倾斜,两眼上翻,后颈部僵直,尤其在情绪紧张时更甚,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头颈向左侧痉挛性倾斜,肌肉僵硬性疼痛,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肥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性倾斜,致使头部和颈部呈多种倾斜性姿势,受累肌肉明显肥厚。痉挛性斜颈确切原因不清楚,长期被认为是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一种独立的器质性疾病。然而精神因素如焦虑、反应性抑郁症等对此病的症状轻重起着一定的调整作用,情绪的冲动是此病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患病成年人居多,起病缓慢,先是感到头沉不由自主向一侧倾斜、僵硬。病情逐渐加重,脖子不由自主倾斜,有硬块,并伴有痉挛吞咽障碍等。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或各种身体器官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 痉挛性斜颈的几种类型类型: 1、侧挛型:头偏离身体纵轴向左或向右作痉挛或阵挛性侧屈, 2、前屈型:头向胸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前屈。 3、后仰型:头向背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颏、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 4、旋转型:表现为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为颈部多组肌群痉挛收缩所致。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其器质性疾病,成年人居多。根据研究发现遗传因素高达30%,有12%跟前庭功能有关,外伤一直被认为是痉挛性斜颈的病因,文献报道9%-16%的病人既往有头部或颈部外伤史,通常发生在发病之前的数周至数月。所以痉挛性斜颈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 痉挛性斜颈如何治疗? 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要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肌电图检查进行区分。 一、西医治疗: 1、主要是肉毒素注射治疗,可以获得3~4个月的明显缓解,其中有些病人产生抗肉毒素抗体而逐渐对此治疗无效。也有一些病人,对肉毒素治疗毫无反应。另外有些病人很难维持此项治疗。 2、斜颈的药物多为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三己芬迪),安定类药物如安定等,以上药物在大剂量应用时,的确可使痉挛性斜颈获得某些缓解,但副作用较明显且具有一定的期限。 二、手术治疗:通过颈神经根切断术来获得康复,术后有明显效果,但易复发易留下后遗症,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建议手术。 三、中医治疗:中药治疗讲究阴阳平衡之法具有安全性,根本性,稳定性。在一定的基础上对人体进行综合调理,调和五脏,补养气血,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益民扶颈疗法”采用几十种珍贵中药材,纯中药配伍的汤剂,通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改善神经元代谢,修复脑神经损伤,恢复神经系统支配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引起其他疾病:持续颈部肌肉的痉挛和颈部歪斜及扭曲,科产生颈椎的骨质增生或损害,特别是颅颈交界处或寰枢椎的异常,椎动脉的受累可引起脑供血不足。痉挛性斜颈本身不会致死,由于头颈部异常运动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晚期还可产生肌痛。 注意事项: 1、患者应保持情绪的平稳,忌发怒。 2、宜清淡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等,合理搭配膳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平时情绪保持平稳,心情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忌发怒。 4、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5、患者应注意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 6、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