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2生

发布时间:2021-12-11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佛家所谓的“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天道。此六道众生在六道里轮回转世,多生多劫根据生前所造业因的不同,或升或降地在六道中循环,但无论如何升降,始终难出六道。六道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圆圈,六道众生长期循环在这个难以突破的圆圈之中。六道为什么如此难以突破呢?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从前面的“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可以看出,六道基本上属于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肉眼可见的长、宽、高三维组成了四维空间。五维是时间,六维是速度。畜生道的低级生命,如微生物、蚂蚁等只能感知到两维的平面;高级动物及人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天道属于四至六维之间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四维空间的概念,空间对他们来说已经无任何障碍和阻挡,再大的星球都可以穿透运行,他们的运行速度已经超过光速。相对人类三维生命层次来说,四至六维的天界,其运行速度和时间差已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仍然尚未突破时间和速度的极限,虽已超空,但尚未超时,他们仍然生存在时间和速度的范畴之内。因此,神仙在天界无论享乐再长的时间,时间一到,仍然下旋在各道中。阴性的灵体和天界的神仙,其运行速度虽已超过光速,但是,由于六道最高的天界也没有突破五维的时间和六维的速度,因此,六道众生尚存时间概念,是时间之界限定了六道在空间中的轮回。因此,我们可以把六道众生判定为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于时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界限,因此,六道众生长期在四维空间里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奥秘。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宇宙就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由于六道众生尚未突破五维时间之大界,因此,在宇宙的不同生命维层之间,就形成了“四舍五入”的规律。我们人类的数学中,巧夺天机地运用了“四舍五入”的宇宙法则,看似偶然,其中都包含着必然。不知道发明“四舍五入”的数学先驱们是如何发现的,原理依据是什么?但是,“四舍五入”正是宇宙生命旋回中的一个奥秘。五维时间与六维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反比趋势,速度越快,相对时间越短,速度越慢,相对时间越长。时间和速度只要突破其一,二者皆可突破。罗汉、缘觉、菩萨、佛所谓的四圣法界,均是六维以上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时间和速度的界限。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存在空间、时间、速度等一切概念和界限,宇宙对他们来说,已经无障无碍,一切法界来去自如。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六道众生以转世轮回的方式,来表现生命的运动和循环过程,而整个宇宙十大维层(佛家称十法界)的生命,又是怎样运动和循环的呢?六道以上的维层是否也存在生命层次升降循环的现象?又是什么力量在控制十法界生命的上旋和下旋呢?这一系列问题,对一般修行人来说,似乎过于深奥难解。但是,这些问题似乎是已经接近彻悟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修们共同探讨,如有所悟,必有利修行。或许会有一些悟性较高的上根器者,当下即可顿悟入道。“道”是什么?道就是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真我本性。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太抽象了,很难契入和理解。因此,古人讲:“大道自然”。我们就从可见、可触的自然中去寻找那个不可见、不可触的“道”吧。大道似水,水充分地显现了道的特性。人类与水最密切,那么,就让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寻找答案吧。道无处不在,水也无处不在,无论在高山或是地下,无论是天空或是地面,无论是万物或是生命体内,水无处不在。水性至柔,无争无斗,顺其自然而流动,入何容器随何形状,它恒顺众生而无我执,但它却丝毫无损;水无私地生成万物不图名,滋润万物不求功,度化众生而非情;水蛹动螺旋,既可绕石而行,又能穿山而过,它柔中寓刚,可滴水穿石;水变化无穷,随境而存,可随温度变化为气、雨、雾、雪、冰,但它又在不断地变化中保持着不生不灭的永恒;它虽柔弱,但又刚强勇猛,波澜壮阔,排浪滔天,勇往直前;它纯净光明,清澈如镜,不惜污浊自身去换取万物之洁,不惜牺牲自己来滋补万物之身;它无分别、无执着、无忧虑、无烦恼、无清浊、无善恶、无是非、无功过,它的心胸如海宽阔,无论是长江、黄河,或清或浊,它都来者不拒,容入胸中,依然保持着它那清澈透明的本色;水给予众生无穷的利益和生命,但是,水却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行善积德,因为它既无自我,又无善恶,无分无别,不生不灭。它所给予众生的一切只是随缘而已。有时因风缘会使它排浪滔天,打翻行船;有时因暴雨成洪,它又会冲毁万亩良田,淹死无数生灵。然而它也不认为这是作恶,因为它没有分别,更不会有避免作恶之念而不随风、洪之缘。因为水无我无他、清净无为,一切都是缘聚缘散,丝毫无自我意愿。风起时,它恒顺风缘掀起波涛和浪花;风停时,它恒顺风平而浪静;利生时,它因无为而无自得之意;毁生时,它因无为也无须生忏悔之念。一切都只是随缘,它却什么也没有做,一切都是自然的显现。它自然和谐,无始无终,永不停息地循环变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各道众生,它却生存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之中。无量之水聚成大海,它展示了宇宙的无边无量;大海有深有浅,深不知底,故示宇宙奥秘无穷,高深莫测;大海虽接纳百川各味,但海水却同咸一味,故示佛性平等无别;大海接纳百川之流,有清有浊,有净有秽,但大海却不垢不净,平等接纳;大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供养一切众生而不求回报,故示佛性大慈大悲,舍己利他;百川入海流,大雨从天投,虽流之不断,但大海却始终不增不减,故示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大海虽潮起潮落,但起落不越其限,故示佛性以中为度,不偏不依,遵循规律;无论是几十米的大鲸,还是肉眼难觅的浮游生物,它都同等容纳,无论是凶猛的巨鲨,还是温顺的小虾,它都不分善恶,无有高下,无分无别,这就是水的特性。我们以水变化、升降的循环过程,来揭示宇宙众生的变化、升降和循环过程,给我们以真理的启示:我们把水的流经变化过程比喻为各道:把地下水和冰山上长年不化的冰雪喻为地狱道;沼泽和阴沟污水喻为饿鬼道;小河喻为畜生道;大江、大河喻为人道;湖泊喻为修罗道;大海喻为天道;水分子遇热蒸发,升华到高空,喻为六道以上的四圣法界。当高空的水分子聚积浓密时,产生云雾,云雾聚积到一定极限,空气托不住上面水滴的重量,水分子又化生为雨、雪、冰雹,从天而降,又回到世间。水分子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循环,这个循环过程表现出各维层生命的变化过程。证明了水分子只有表象上不同的变化形态,而无生灭,这是奥秘之一。另一个奥秘是,水分子的一切变化过程都是蛹动式发展,螺旋式升降,而且是有升必有降,这才能使它永不停息地循环。第三个奥秘是,这一切升降和变化都是自然的,水分子是没有我执和个性习气的,因此,它不须修炼即可自然升华。这就是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从道家的太极图中,我们也可以悟出这一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在一个圆形中,阴阳两种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结合,产生不同层次的生命。无论是哪个维层的生命,都必须遵循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自然螺旋趋势,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中运动。在这个螺旋趋势的旋转中,一切物质,一切能量,一切生命,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不动的位置上,而脱离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在太极图上也明确地反映出阴阳转化是自然的趋势。只要没有我执的习气,生命即可达到阳极生阴的自然升华。我们再从宇宙的角度来看生命的旋回过程。宙心似乎是如如不动的,但是,动与不动也是互根互存的,不动之中又时刻不停地永动。宇宙如同一个旋转的大车轮,宇宙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宙心,以向心力向内旋转。向心力与离心力也是阴阳互根的,因此,宇宙在向心力旋转的同时,还并存着一个离心力的外旋。在宇宙不断旋转的同时,不断地向外释放着能量,无限的光子流自动向四外放射,这就是能量和生命的源泉。放射出的光子流是阴性灵光,漂流到不同的空间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阳两种物质。离宙心越近,所形成的生命层次相对越高,寿命越长,运行速度也越快。离宙心越远,所转化的生命层次相对越低,寿命越短,运行速度也越慢。这就是生命自然下旋的过程和不同层次的形成。它的全部过程都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有下旋必有上旋,有降必有升,这是不可抗拒的物质运动规律。生命又是如何上旋回归宙心的呢?既然生命运动的下旋是自然的,那么,生命的上旋也必然是自然的。前面讲过,灵体就是一团带有阴性能量的光团,离开阳性肉体或物体后,就会被宙心向心力的强大磁场所吸引,灵魂这团光会自动被吸引,向着宙心的方向回归,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升降的旋回过程。这一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也是自然的。只是由于每个灵魂光团的质量不同,而回归时离宙心的远近也不同。质量低的光团只能回归到离宙心较远的维层,再产生层次较低的生命。这个光团质量的差异,其关键就在于自己心中,对宇宙“整体”与“个性”的比例。所谓整体,即是平等无我。所谓个体,就是我执和习气的程度。无我执习气者,光团是自然的,光谱和亮度与宙心接近,即可瞬间回归宙心。我执我见习气深重者,失去了自然和整体的特性,光谱亮度较低,与六道之光相似,故不能回归宙心,只能被时空之界隔离在空间内的相应各道中。从以上几方面理论可见,既然一切生命都是自然升降旋回的,似乎我们不需要修行就可以自然回归,自然成佛得道。不是似乎,真理正是如此。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生生世世刻苦地修行呢?因为我们已经在六道中养成了深重的我执和习气,早已失去了自然的整体,迷失了那个“人之初,性本善”的真我本性。现在的修行,正是要你放下我执和习气,逐渐减少你的个性。象水分子那样,达到忘我、无我的状态。这时你才是自然的,必然可以顺其自然而回归自然。现在你回想一下,佛教诲众生:要“万缘放下”,“随缘不变”以及“顺其自然”,不都是在让你断掉我执吗?佛怕众生不肯放下,又点化众生:“诸法空相,实不可得”;佛怕众又偏于空相,无法生存,故又明示我们“真空妙有”。佛早就点得如此明确,让众生放下一切,顺其自然,才能自然回归。但众生就是执迷不悟,非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总想显示自我,并想让万物都属于自我。这就是不能回归自然,不能成佛得道的根本原因。大道致精致简,简单的简直使你不敢相信,只要放下我执,顺其自然,即可自然成佛得道。这里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相对的宇宙奥秘。既然生命的升降都是自然的,光子流由宙心向四外放射,流到宇宙无限之处。那么,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降至六道,退入时空之中又进入六道轮回呢?这个问题会使未悟道者更加困惑。从自然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角度来讲,回到宙心的光子肯定要遵循能量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规律。肯定还会如当初一样顺光子流而下,进入各维层。时空也是一不是二,时间和空间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但是,光子流及生命的下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维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人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及“天罗地网”,绝非无稽之谈。生命上旋时很难突破这道时间屏障,生命下旋时当然也要受到时间屏障的阻碍。这正是各维层之间难以沟通的原因。虽说屏障严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依然阻挡不住一部分光子流的下旋。如同太阳光向地球照射光芒,虽有非常远的距离,又有厚密的大气层阻碍,但是,一部分光和热毕竟穿透屏障达到了地球。而大量的光和热则被屏障隔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维层较低的生命,没有福报享受较高的光能,因此,必须有道道屏障的隔碍,才能使他们得到适应本维层的能量。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和生命,都遵循着清净而升华,燥动而下降的规律运行。因此,能量和生命升降的循环也是自然的。由此可以判定,成佛得道,回归宙心之后,依然可能顺流而下,进入六道。看到此处,可能一些修行者会深感失望,既然如此,我们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空忙一场吗?(如此又落入了空有两边的分别之中)其实不然,成佛得道者与顺流而下的生命光子虽然都具有近似的光频,虽然都具有真我本性,虽然都是同一个平等的法身,但是,所不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觉”与“不觉”,觉者为佛,不觉者乃凡夫。比如我们人道中,表象上都是人身,同处于人道,面对的是同一空间,同一生存环境,但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不觉者处处生烦恼,觉者时时大自在。因此,觉与不觉,成不成佛都是自心,而不是以身在何道来判别。佛说:“是心是佛”,而没有说“身在佛国才是佛”。难道佛在六道里就不是佛吗?大彻大悟的佛,已经突破了时间的概念和障碍。试问:一个没有时间的生命还会有生有灭吗?没有时间不就是永恒吗?试问:一个已经突破空间的生命还有法界之障吗?没有法界之障不就是一真法界吗?因此,佛无论顺其自然地进入哪个法界,哪个维层,对他来说都是一真法界。他都依然是佛,都没有任何分别和烦恼,也没有任何障碍和界限,来去自如,无论到哪里都是极乐。其法身虽无处不在,但不动的只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他凭着一悟永悟而不再迷失本性。他无论进入何道,已无道的概念。无论进入何界,也无界的障碍。因为宇宙十法界对佛来说,都是平等的一真法界。即使是进入六道,再脱生人畜,也同样是为度化众生而显象,为传法利生而化身。地藏王菩萨虽在地狱里度化众生,但他的心始终未离那如如不动的本性;释迦牟尼佛虽在人道度化众生,他的心时刻都在极乐;观世音菩萨虽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显象度生,但他时刻都在大超脱、大自在之中。我常听到一些修行人或是已经开悟者说:“我今生修成之后,再也不回来了,六道真苦。”有此想法,虽在初修阶段可以起到一些激励作用,但是,有此想法,依然是修行的障碍。首先是带着分别心在修行,六道不好,不能用平等心来看待十法界,说明心里还有界的障碍。第二是报着自私自利心理在修行,只为自己修成,而未能自觉觉他,普度众生。第三是尚存我执习气,而不能顺其自然。没有悟透宇宙是一个整体,单独的细胞和水分子是无法生存的。第四是尚存畏惧心理,怕回六道受苦,依然带着贪图享受的心理在修行。第五,尚未悟到宇宙十法界皆是一真法界,无分无别。如果还认为只有某一地方是佛国,其他地方都不是佛国,说明心里尚未突破空间的障碍(四维六道),还未跳出分别、执着的范畴。如果抱着这么多的分别、不清静、不平等、我执、畏惧、贪图享受的心理修行,又怎能回归自然,成佛得道呢?连菩萨道都不愿行,又怎能圆成佛道呢?有这种心理的人,充其量也只能修至天界,根本出不了六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人、地、天、道等一切万物都源于自然。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道即是本性,它是本来就具有的,不是诸相缘聚和合而成的,因此道是自然的。在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能力改造自然的时期,人们只有顺应自然,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自然。那时的人心离本性很近,因此,只要持戒即可成就。随着人类我执的发展,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那时起,随着“个性”化的越来越强,人类把自己从大自然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为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开始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不仅使自然开始变得不自然了,同时也使人类离自然的本性越来越远。久而久之,我执越重,离道越远,逐渐迷惑颠倒,迷失了真我本性。违背真我本性即违背了自然,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看一看近几年的各种灾难吧,这正是破坏自然所造的共业,对人类自己的惩罚和回报。人们处于什么生活环境,能做什么就随缘做什么。在什么境界,什么岗位,就安心于此,随缘而遇,随遇而安。成语中的“安分守己”含义很深。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皆有定数。自己一生应得几分,不可强求,安守本分则得到你命中即有的定数。若不安分,则连自己应得定分也会守不住,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彻悟。圣人有时也会努力,但不是强求,既随缘做事,而又不求任何结果,这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清静,清静即是本性的特征。自然是天性,顺其自然则长久不衰,因为天性本身就不生不灭。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你的习气和欲望。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业障”。本文所要揭示的生命旋回之奥秘,即是“道法自然”。只要你去掉我执,顺其自然,当你生命表象上死亡之后,你本性显现的那个光团,将会自动地融入无际的本觉之中。不管你是虔诚的宗教徒还是屠夫、妓女,只要你心无善恶之分别,无我、忘我地顺其自然,你的那团光都会自动回归到本源中去。《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屠夫和妓女不照样修成菩萨吗?佛性不是修出来的,它本来即是自然圆满的。智慧也不是修出来的,是本性中自然俱全的。所谓修行全是针对你头脑中的习气和障碍,当你断掉我执习气时,道也就自然显现了。所以,修行的过程完全就是破障和改习气的过程。真正的大彻大悟者没有自我,完全把自我融化在自然之中。六道及十法界,哪一道不是道的自然显现?各维层的众生,哪一个不是真我本性的化身?各道有何分别?众生又有何差异?天堂和地狱如同你的头和脚,都平等无别,必不可少,又有何好与不好?觉悟者无论去哪一道都如同旅游,无分无别,无好坏善恶,何生畏惧?何生牵挂?无论入何道,无论干什么,心中却一事无存,完全都是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从来不认为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都在自然之中。佛无论做什么,都始终处于无为之中,因此,佛虽一法不舍地做事,但又时刻把握在空性的一法不见之中,虽随缘做事,却又不造任何业障。无论去哪一道,都没有业因所挂牵,都在无分无别、一真法界的极乐之中。佛可以改变宇宙的一切,为什么又不去改变它呢?是众生不愿意改变,佛不会强迫众生去改变,佛是恒顺众生,一切随缘而顺其自然。因为佛没有自我,有自我就不自然,不自然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没有超脱,就谈不上大自在。在佛眼里,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此,没有什么需要他去改变。在佛眼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无分无别。所谓善恶也不存在,它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谓的“自私自利”只是在衬托和成就“大公无私”。许多修行人厌恶自私自利,总想主观地消灭自私自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了道。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是互根并存的同一事物,如果消灭了自私自利,大公无私也就不存在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也是互根并存的,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不能成立。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违背了万事万物“阴阳互根”的宇宙根本规律。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许多修行人害怕魔,憎恨厌恶魔,其实,魔与佛都是真我本性中显现的两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而已。为了理解何谓佛,为了修成佛,唯一的,最快的捷径,就是借助魔的力量。如今的末法时期不是群魔乱舞吗?同时也正是众佛成就的难遇之良机。西天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不正是魔对佛的磨练和成就吗?当你心空静定,进入一真法界时,何谓佛?何谓魔?都不存在,只是自然中一种现象而已。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分别而来的。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但由于人的分别习气,总爱把事物分别来看,于是善恶美丑就出现了。天地间出现的一切只是一种存在,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有分别就失去了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执着一个天堂,必然造就一个地狱;执着一个善,必然成就一个恶;执着一个佛,必然出现一个魔;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批小人。错就错在不该去分别,分别就有执着,执着就是在制造收集业障,就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分别就是偏在了两边,失去了中道。修行就是要把那个能生的心息灭,分别心没有了,才能恢复自然,才能打开那个浩瀚的真我本性。所谓求解脱,修行人总是迷惑在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上,真正的解脱,是要把你那真我本性从重重障碍中解脱出来。能超越三界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肉体和灵魂。常人所讲的灵魂也只是本我的外衣,仍是物质(阴性)的。相对肉体来说,它似乎是真我,但相对本性来说,它只是真我阴性能量的外衣。只有见到真我本性才算彻底的解脱。那么,要想见到真我,首先须忘掉肉体和灵魂这个假我。忘我就是要消除自我个性,只有消除自我个性,才能回归平等的整体。忘我是回归自然的捷径,忘我是成佛的前提。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就是“心的觉悟”,而不在你做了什么。真正觉悟后,戒律也没有什么好戒的,妄念也不妨碍修行。妄念刚起,即已觉知,妄念已转为菩提。觉悟后可使你时时在警觉之中,一只脚刚离道,已经觉知,立即收回,则使你时刻保持在道中。那时,你才发现,你原来就在道中,道本来就在,何需去修去证?一切原本就包含在自然之中,只是你过去离开了自然,迷失了自然的本性。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警觉不是努力改变,也不是创造,更不是执着于空的什么都不干。不是消极的顺其自然和无为,那只能给自己的堕落寻找借口。妓女和屠夫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心上的时刻警觉而已。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去分别取舍,这就能保持在道中。无论做什么,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预想得到成功;既不思得,也不怕失;既不思善,也不思恶;既不思取,也不怕舍,那么对你来说,条条大道都是自然通畅的,都能在自然中得到修行的成功。如果你分别得失、善恶,执着成功、失败,计较好坏、取舍,那么对你来说,就必然存在50%以上的障碍和不通之路。我们再悟一悟水对我们的启示吧:它无论顺其自然地变化为霜、雪、雾、冰,都不失水的本性。它不会因身在冰山而生冰冷烦恼之念;也不会因身在地下而生黑暗压抑之心;它不会因身陷沼泽污泥而有郁闷困惑之感;也不会因身陷小溪而呈心胸狭窄之度;它不会因身在江河而得意;也不会因身在湖海而忘形;它不会因升华高空而傲慢;也不会因从天再降而悲哀;在它流经的途中,不论遇到山石草木,众生多缘,它都是随缘奉献,并毫无牵挂地放下万缘,顺其自然地奔腾向前。然而这一切都在无为的自然之中,它走过的一切道路,都充分体现了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真空本性。水所流经的一切法界,各维各道,哪一道不是极乐呢?哪一道不是净土呢?这就是水给我们的启示。真正的解脱不是身离六道,而是心的解脱。真正的成佛,也不是身去佛国,而“是心是佛”。极乐即在自心,别无它求。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水也正是以它自然具有的佛性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宇宙真相。迷惑颠倒之人,执着地追求万事万物,妄想得到所谓的利益,欲无止境促使他们整天争来争去。到头来争个什么呢?争到了什么呢?又有什么可争呢?一切都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它什么都不争,它却自然而然地拥有一切;它一无所有,却又造化了一切;它无形无相,却能显现变化出无限的形象;它恒顺众生,众生却反过来顺应自然。这一切都是圆圆融融,坦坦荡荡,光光明明,清清静静,自自然然,这就是道法自然。如果你目前尚未悟道,你就从忘我开始努力吧。只有忘我,才能消除我执所产生的一切习气;只有忘我才能顺应自然;只有忘我才能回归并融入自然。一旦你悟出了大道,达到一法不见,一无所求之时,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然。只要在自然之中,无论身在何道,都无障无碍地进入了大光明,大清静,大超脱,大自在。此时,你不去而去,不来而来,不道而道,不佛而佛。此时你就是自然,你就在一无所求之中自然而然地成佛了。人法地,地法天,清净无为何需禅。真我无求原具在,道出万法本自然。生命能量的接收、交换与转化

人与人、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有哪些原则?

面对“负面性”很强的人,该如何相处?

当你尝试疗愈他人时,真的是你在疗愈他吗?

有哪些事情,能让自己的生命充盈正能量?

能量交换机制理想的情况下,一旦我们透过意识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创造出一条通道,那么光子就会开始双向传输、彼此交换。当我们疗愈他人时,我们会将自身的光子传送到对方身上。不仅如此,当我们对某人感到生气愤怒时,也会自动地在自己与那个人之间创造出通道,不自觉地想去吸收对方的光子。但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使那个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负面精神状态中,比如怀有愧疚、恐惧、羞耻、悲伤、愤怒、憎恨、害怕或震惊等情绪。相反的,如果对方处于一种充满爱且稳定的精神状态,就能阻绝他人吸收自己的能量,同时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这样一来,他就能保护好自已的生命能量,不会遭受任何损失。这是“一的法则”中最重要的教导之一,如果你想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能量,可以透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假如有人能成功地从他人身上获取能量(也就是让他人在精神上屈服于他的愤怒),那么这人就能将他人身上DNA所储存的光吸收过去,这也是直接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在得到这些能量后,这人的专注力会提高,感觉自己活力四射。但是,这种获取能量的方式实际上非常冷酷无情,而且没有意义。这种人常被称做情绪能量的吸血鬼。“就让她去大吼就好啦!”如果对方坚持过那种愤怒和恐惧的生活,改变他们并不是我们的责任,你完全没有必要承受负面思考的人所带来的麻烦,也别抱持“想让他脱离地狱”的拯救者心态。对付负面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任由他们继续。当你与具有负面人格的人相处(虽然你可能不想跟这样的人有任何牵扯,但很多时候我们是无可避免或无法选择的),尤其是发生争执时,对方一定会用偏激而负面的言语来激怒你,惹得你怒火中烧。如果可以,尽量与他们保持简单的关系就好。即使对方批评我们这种“放任”的做法是不关心他们,你也不要在意。若对方是你的至亲好友,善良的你实在无法对他们置之不理,也可以尝试另一种。你可以进一步认同他们的负面想法,譬如说:“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多难过,这件事真是糟透了。”诸如此类的话。这乍听之下,似乎违反常理,但是强化对方的负面感受,他们或多或少会感到放松,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不需再为自己负面的态度辩解,将有助于他们朝有益的方向迈进;也或许当他们“看见”自身负面的情绪时,反而能有所突破。姑且不论结果如何,至少这个做法,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处负面状态时的模样。这个方法不仅能帮助他人,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助益。当我们想抵抗别人的负能量时,同时也会产生负能量。但如果我们能够顺其自然让对方的负面情绪产生,并让它离开,我们将只是个旁观者,而非像海绵一样吸收别人的负能量。从他人身上吸取能量时,无论从别人身上夺取了什么,不久后,夺取的东西也将会通过一种相似方式被拿走。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更有效且完全无害的获取能量方式,那就是:内心抱持着真实的爱,让自己活在全然的爱之中。丹尼尔-班诺博士(DanielBenor)总共分析了一百九十一项关于精神疗愈的不同研究。在这些实验中,他让受试者有意识地对各种活的生物体进行疗愈,包括细菌、水藻、植物、昆虫、动物,还有人类。令人意外的是,丹尼尔。班诺经过分析发现,在这一百九十一项实验中,有六四%的实验显示出明显的效应,甚至在一些实验中,受试者还能有效进行远距治疗,比如从纽约到洛杉矶这样的距离。这些实验再次显示,当我们将自己的思想及感受(特别是怀抱着爱),聚焦于一个生命体时,就会打开一条通道,让光子进行传输。这种效应非常稳定,在大部分关于疗愈的科学实验中,都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效应的存在。然而,最让人高兴的是,根据“一的法则”所说,当你疗愈他人时,你自己的生物光子并不曾有任何损失,在疗愈过程中,你的角色类似一种能量棱镜,只是转送宇宙能量到疗愈对象身上而已。“一的法则”对这一点有进一步的阐述:(能量)疗愈者并非是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进行疗愈。在疗愈过程中,他的作用其实是一种通道,让具有智慧的宇宙能量能借此为疗愈对象提供自我疗愈的机会……你们人类文化中的传统治疗者,实际上也是如此运作。很多疗愈者无法完全了解,他们的责任只是提供一个治疗机会,而不是去治疗他人。倘若他们能够了解这一点,他们就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那些无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疗愈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接收“智能无限”的能量。因此、他们可能会变得扭曲失真,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失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好马上停止自己的疗愈工作。静,减少消耗虚,吸收能量实际上,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虚极、静笃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层次。在这个状态下,天地的能量可以为我所得。首先你要静下来,静下来,代表你开始减少能量的消耗,而虚,才能开始从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而能吸收到什么样的能量,则取决于你的内心,你有什么样的内心,你就会感召到什么样的能量。这就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的道理。智慧,也是一种能量智慧是一种能量,而且是高级的、看不见的能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其实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他的智慧。智慧能量的来源需要我们能虚极静笃来从天地吸取。一个静不下来,虚不下来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智慧的。并且一个人拥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会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价的。其实,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过程。我们说,当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他往往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因为这个时候他内在的能量是充足的。我们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过起心动念消耗的。你每发出的一个念头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能量具有吸引性和传染性两大特性。相同振动频率的能量会互相吸引,引起共振,此外,能量还具有传染的特性,如何才能让自己时时刻刻拥有强大的正能量呢?这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不断地练习。让生命充盈正能量的五个原则锁定好你的焦点我们的生活,我们身上所拥有的正负能量的比例完全是由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态,即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jbcs/11167.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