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蜜月期

发布时间:2016-11-28

常有患者疑问,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是否可以一劳永逸,但事实是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只有3-5年,服用左旋多巴难消“运动并发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需综合运用。

手抖、脚抖、行动迟缓,很可能意味着帕金森病的到来。目前中国约有万名帕金森病患者,约有1.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而年过四十即手脚震颤的年轻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对于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人来说,单纯吃药已难以控制病情,还需要手术、康复训练多管齐下。

药效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会令病人脑干内被称作“黑质”的部位出现急剧退化,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由于缺少预防或根治的有效手段,目前帕金森病只能采取对症治疗。

  目前,药物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规手段。“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但并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长久的缓解。疗效较好的‘蜜月期’只有短短3~5年。”此后,病人的症状仍会加重,而药物治疗产生的副作用也逐步显现。“运动并发症”是最常见的问题。一方面,它表现为“剂末现象”,即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上一次药物的作用常常不能维持到下一次吃药前。发生“剂末现象”的病人全身僵硬无力,甚至动不了。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动症”,即服药起效或药效消失后出现手、脚、头、颈等部位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植入“脑起搏器”,延长用药蜜月期

  在运动并发症的早期,临床医生可通过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药时间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不过,随着病程的延长,运动并发症加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调药越来越困难,导致患者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等。

  如果‘运动并发症’患者单靠吃药已经不奏效,就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脑起搏器”的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术。在脑部植入电极来刺激脑部神经,使用时,病人可根据自己肢体抖动的程度,对电刺激的程度加以调整,从而改善肢体肌张力高、僵硬、动作迟缓。由于帕金森病会随着病人衰老无法避免地加重,手术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善病人的运动障碍,有助于延长用药“蜜月期”,并为今后增加药量争取到缓冲空间。

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

专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患者提供病情评估、手术治疗、康复指导、术后程控。

每周二上午

每周二上午

(帕金森好大夫)









































惟视资讯孩子白眼珠长了个瘤子怎么办
动物眼睛特写细节变色龙上下眼睑连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jbcs/1879.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