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常见疾病

发布时间:2016-11-30

近几年来肉鸭浆膜炎、气囊炎、腹膜炎(统称“大三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养殖密度的增大呈现发病频繁,病程延长,死亡率增高,发病急,难以根治等特点。特别是15日龄至出栏阶段比较常见,尤其因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俗称感冒)继发的此病给养殖朋友带来巨大损失。

认识误区:

对于鸭的传染性浆膜炎,很多人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带来了很大影响,也深深影响着肉鸭的养殖效益和肉鸭业的健康发展。很多人认为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无非就是“三炎”,即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这种错误的认识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企业和养殖业户也因此蒙受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科学认识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其特征是引起鸭的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临床病症。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致病性血清型较多,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难度,严重影响了肉鸭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也是危害肉鸭业养殖效益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

鸭疫里默是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R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不能运动的不发酵杆菌。培养后涂片染色,菌体为小杆菌或椭圆形,单个存在,少数成双排列,偶尔呈长丝状,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依据凝结反应和琼扩反应,已经鉴定出21个血清型,我国已经鉴定的血清型有1、2、6、10、11、13、14等多种型号;其中1、2、6、10型占总分离株数的96%。免疫时血清型是特异性的,由一种或几种血清型生产的菌苗对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自然条件下,2-7周龄的鸭高度易感,而2-5周龄最易感。8周龄以上发病少,本病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在90%以上,死亡率在50-80%不等。

鸭疫里默是杆菌的危害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众多的致病性血清型,它可以引起

①胚胎与幼雏早期死亡;②心包炎;③肝周炎;④气囊炎;⑤肉芽肿;⑥卵黄性腹膜炎;⑦输卵管炎;⑧肠炎;⑨急性败血症;⑩滑膜炎;(11)脑炎;(12)皮下水肿;(13)眼炎等非常多的临床病理症状。

如果一讲到传染性浆膜炎,我们也仅仅想到“三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那么我们在药物的选择、应用和研发方面就不免会陷入误区,而在疾病诊断和诊断治疗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发病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发病鸭或带菌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或鸭棚内鸭群拥挤,通气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太重,饲料蛋白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管理不良都是发病的诱因。潜伏期一般1-3天,有时更长。

最急性病例往往无前驱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发病的特征是发病迅速,发病率高,表现神经症状。雏鸭感染后,减食,精神萎顿,嗜眠、缩颈,两腿无力,行动迟缓或不愿行走,表现“吭哧”、“咔咔”等异常呼吸声,眼睛和鼻孔有浆液型或粘液性分泌物,排出白绿色稀粪,肛周常污染粪便;病鸭共济失调,头颈颤抖,运动失调,歪头斜颈,以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少数病鸭阵发性痉挛2-3次后死亡;雏鸭死亡率可达80%。









































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
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lctx/1953.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