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为何常偏向一侧?当心患先天性肌性斜颈 网友
医院矫形、小儿骨科主任马长生介绍,从家长叙述的病情分析,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为了诊断更准确,建议医院作详细检查。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先天性肌性斜颈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出生时或出生后前两周内可扪及肿块。右侧较左侧常见,病变可累及全部肌肉,但更多的病变只累及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病因可能与胎儿宫内位置异常、产伤或难产有关。
据了解,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婴儿,在出生后1周左右,家长会发现其一侧颈部有突起肿块,质硬、椭圆或圆形,可左右移动。婴儿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与此相反的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肿块在出生后1~2个月内最大,以后体积维持不变或略有缩小。
随着时间推移,肿块会逐渐缩小至消失,约半年后该肿块形成纤维性挛缩的条索,颈部偏斜和活动受限更加明显,尤其是下颌向患侧的旋转活动。如果肿块不消失,肌肉将发生永久性纤维化并挛缩,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继发畸形,将导致永久性斜颈及患侧颜面发育障碍等。马长生称,根据患儿年龄,治疗可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进行。
一般说来,非手术治疗适于1岁左右的患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白天按摩胸锁乳突肌、手法矫形、矫形帽外固定。马长生表示,适用于手术治疗的手术患儿理想年龄为1~4岁,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是首选的手术方式。术后需要对患儿保持过度矫正位置4~6周,解除固定后立即开始对患儿颈肌进行手法牵伸训练,时间应不少于1年。
官方服务号骨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