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武连仲教授关于颈项区治疗经验

发布时间:2016-11-23

专家简介

武连仲(-),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医院最高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各种脑病、中风、偏瘫、面瘫、痛症、神经痛、神经内科系统病、神经衰弱、抽动、震颤等各种中医针灸疑难症。

前言

颈项区为人体的中承上启下的一部分,它上承头面,下连躯干,是人体的重要一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古今文献对其的重要意义却少有记载,武连仲教授对针刺颈项区穴位治疗局部疾病及远端其他部位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扩大了颈项部取穴的范围以及治疗疾病的种类,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

理论基础

武老认为颈项区在人体中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便有“颈者,头之蒂也”,要求端直。又有“背驼者可入朝为宰,颈斜者不可入仕为第之说”。颈项位于头与躯干的交汇处,是头部气血,神气的通道。耳前为颈,颈主血;冠下为项,项主气。这便是对颈项部定位及功能的明确定义。颈项部的治疗不应该只局限于腧穴、归经,且颈项区针刺不仅仅局限于治疗颈部疾病,而应该注意对全身的生理、病理及治疗作用,进而发现颈项区的更多功用。

1

以武老治疗痉挛性斜颈为例

武老认为此病应分筋结筋聚,在颈部以一侧为主,另一侧为辅,即结为主,聚为辅。临床上一般多选取颈部筋聚之处,施扬刺法,不拘于穴位,现在中间刺一针,直抵经筋,再刺四周,取4-8针,均刺在筋聚之处,深度约25mm以上。也可取阿是穴,在筋聚明显之处排刺以泻法,不明显之处平补平泄。而且应该先针其结,后针其聚。此法在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以武老经验穴颈臂穴为例

此穴属经外奇穴,有疏通经络、强筋健骨之功效,主治手臂麻木、上肢瘫痪等症。武老将此穴重新定位:颈部平第四颈椎棘突,斜方肌前缘和喉结的后缘连线的中1/3和后1/3的交界处。选择1.5寸毫针,刺向椎体前缘,提插寻求针感,一次窜动即可,待患者有触电感传至手指即可出针,不留针或留针30min。感亦可窜向肩臂及胸内。此法治疗偏瘫上肢麻木无力,肘膝关节病变,甚至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有奇效。

3

武老治疗吞咽障碍和语言障碍等症

取三廉泉穴,所谓三廉泉是指前廉泉——下颌后1寸,上廉泉——舌骨正中上缘,正廉泉——甲状软骨与舌骨体之间的凹陷处。在治疗上前廉泉偏泻,有活络舌窍之功;上廉泉偏通,有滋润喉咙,通关利窍之用;正廉泉偏补,可滋阴补水,填精益髓。此三穴均在颈部,主治语言不利,吞咽障碍,痴呆及精液不足所致的咽喉部疾患的效果良好。

4

风池四刺法

在项部,风池四刺法可治疗多种疾病。斜刺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治疗外感疾患,面神经麻痹,肝阳上亢头痛等病。平刺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肩臂疼痛不举等症。深刺可通关利窍,降逆开闭,治疗言语不利,吞咽困难、梅核气等症。横刺可益髓健脑,活血通络,治疗缺血性卒中,老年性痴呆,眩晕、脑供血不足等病。

5

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天柱穴

此穴有疏通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阳气的作用。常用于后头、项部、肩背、腰腿等部分的淤阻疼痛及痿软等疾病。还可以配合风池、完骨,用以养血健脑。

结语

从现代神经解剖学上来看颈部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支,通过针刺颈项部诸多腧穴来治疗疾病,临床上可刺激神经干,松解局部组织痉挛、粘连,活血通络,增加肌营养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器官功能恢复。此疗法侧重神经解剖的近部取穴,不仅局限于治疗颈部的局部疾患,对于其他部位亦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武老正是运用这一原理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临床开发颈项区的多种治疗作用,提供了思路。

本文由小编张云洁编辑整理发布

欢迎投稿:tjzhenjiubu

.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xgyy/1606.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