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行动迟缓……老太太一直以为自己患的是抑郁症,没想到最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说起帕金森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手脚不停抖动。可实际上,很多帕金森病的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建新说,抑郁、吞咽困难、便秘等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老太太姓鞠,今年87岁,杭州人。 从六年前开始,鞠老太经常感觉到走路时步子迈不开,而且脚趾有疼痛不适的症状。因为年纪大了,她觉得腿脚不灵活,走路慢一点也是正常的。 两年前,鞠老太的老伴因病去世,这对她的打击很大。从那以后,鞠老太的精神一蹶不振,经常冒出消极的念头。用她自己的话说,觉得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过多久,鞠老太胃口也变差了,进食速度极慢,经常吃不下东西。 当时,医院,医生根据她的症状,认为老太太郁郁寡欢、吃不下饭是因为老伴去世太过伤心引起的,诊断她得了抑郁症。 紧接着,鞠老太常感觉到疲乏无力,晚上失眠,记忆力减退,还经常会便秘。而且几乎已经无法走路,只能依靠轮椅行动。期间家人医院,也没查出具体原因。 前不久,鞠老太来到解放军医院就诊。神经内科主任吴建新详细了解鞠老太的病情后,考虑到她有行动迟缓、吞咽困难、郁郁寡欢、便秘等症状,高度怀疑帕金森病。 “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诊断性治疗后,老太太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原来只能坐在轮椅上,现在能自己走路了。而且情绪也好了很多,原先话很少,现在已经能和家人谈笑风生。”吴主任说,最后明确诊断,老太太的一系列症状,都是因为帕金森病引起的。 吴主任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 “大部分老百姓认为帕金森病被称为‘抖抖病’,其实不然,肢体的震颤只是帕金森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人都会抖动。行动迟缓才是帕金森病必备的症状。有些还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疲劳、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典型症状。” 吴主任说,有些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没有出现手脚震颤抖动的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导致帕金森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异导致的。但是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帕金森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如果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话,可以延缓发病进程。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预防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运动。因为运动会加快新陈代谢,神经得到更多的营养,不容易老化。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对预防帕金森病也有好处。 吴主任说,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医院九里松院区和机场路院区都设有神经内科,前来就诊的患者到两院区都能找专家就诊。 神经内科成立于年,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分九里松(开展35张床位)和机场路(开展28张床位)两个病区,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颅内高压症、颅内感染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昏迷等危重病人抢救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脑中风病早期溶栓治疗,是中国卒中联盟的合作单位之一: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治率先引进卒中(脑中风)单元模式,从院前教育、急诊诊断和分流、早期治疗和康复多种综合处理每位中风病人。 脑血管病的一级康复治疗:脑血管病往往急剧发病,一旦发生,多数患者非死即残,对脑血管病后偏瘫患者早期加用正规康复治疗是目前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康复技术开展一对一康复治疗,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术+电疗+药物治疗病人,积极帮助患者达到生活自理或恢复正常工作。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马刀、射波刀治疗。 神经肌肉疾病诊治:神经肌肉病包括周围神经病和肌病等,患者往往出现四肢肌肉麻木无力,也可发生眼肌、喉肌或四肢肌肉障碍。周围神经病是神经内科一组常见疾病,能及时诊断和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神经免疫疾病诊治:对神经免疫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中西药物、胸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疗法,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吴建新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病学专业30余年,目前为浙江省神经病学学会委员、南京军区神经病学学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病学医师协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委员、浙江省康复与物理治疗学会委员、浙江省行为医学学会委员、浙江身心医学学会委员。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代谢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诊治,同时擅长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九里松)、周三上午(机场路) 联系-、- 作者:俞茜茜、宋德宝 摄影:刘淇 责编:周红虹 ●●●END●●● 给我一条线索 还你万般精彩 传播健康好资讯,畅想人生正能量! 投稿邮箱: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