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近几年来,中外合办专业变得越来越受高考考生与家长们的追捧,比名校普通专业分数略低的录取线,毕业后拿到手的国内国外双文凭,还能接受原汁原味的西方教育,这些优势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但当你真正试图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时,也许会发现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之杂、项目之多以及合作院校之广让人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今天,小编为大家解读中外合作项目,为你打开志愿报考的新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联合开办的项目,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师资团队和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而且开设的课程也大多是和国际接轨的。 一、划分形式 1、目前按办学主体分为两类: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外国高校同中国高校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又分为独立法人(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大学);非独立法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等大学)两种。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外合作办学者不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直接在某个大学的某一学科或某个专业直接开展合作。如厦门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等。 (来源 《神州学人》中外合作办学专刊:《合作办学走出“中国路”》) 2、按办学形式也可分为两类: 一是学历教育(计划内招生),即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考生必须参加高考,统一填报志愿,毕业后可获得由中方或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教育部承认且认证的学位证书,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报到证(院校和专业都在招生计划册内)。 优势:1、达到要求,能获得国内、国外两个学位。2、本科文凭回国能被认证。 劣势:1、必须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达到要求才能被录取。2、海外大学单一对接,排名靠后,专业受限。3、能拿双证的概率很低。学生即要兼顾国内大学课程体系,又要突破语言关,不好兼顾,最后往往只能拿国内一个学位。 二是非学历教育(计划外招生),即学校采取自主招生方式招收的学生。学生无须填报考高志愿,只需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即可。完成课程后一般会获得写实性证书/课程结业证书等,而非学历证书。 “计划外招生”没有列入招生计划册,其中一些项目因没有“境外学位授予权”,还可能导致学生拿到的国外证书无法得到我国认可,最终只拿到国外学校的学位证书,没有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计划外出国留学项目,根据学生在国内的学习时间可分为:1+3或1+4留学,2+2留学,3+1留学。 1、高中生在国内大学就读一年然后再出国留学,即所谓的英澳留学1+3或美加留学1+4 优势:(1)对接大学多,排名靠前,以世界强学校为主;国外完整本科学制,文凭含金量高,本科回国可被认证。(2)专业选择范围广泛,商科、工科、传媒、艺术都可以选择。(3)国内有一年缓冲和过渡期,既能克服语言关,又能提升专业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对海外大学及专业选择更明确、更契合实际。 劣势:(1)费用相对较高。(2)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高。 什么样的群体比较适合: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以上或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2、高中生在国内大学读2年,然后再出国读2年,即所谓的2+2留学 优势:(1)海外大学认可国内阶段课程体系,享受学分豁免。(2)经过2年时间的过渡能较快适应海外的学习及生活。(3)节省部分留学费用。 劣势:(1)固定几所合作大学,排名普遍靠后,如英国排名40-60位大学,澳洲四星或三星大学,基本无缘世界强大学。(2)一般以商科类为主,其他专业很难对接。(3)由于所转学分达到或超过1/3,将来本科回国存在认证风险,导致无法考公务员、进国企。(4)整体学生层次偏低。课程紧,学生压力较大。 3、高中生在国内大学读3年然后再出国留学,即所谓的3+1留学(HND) 优势:节省高额留学费用。 劣势:(1)层次低,学生生源质量差。(2)海外对接大学排名靠后,一般是对接英国排名70靠后的学校。具体以下图公布的教育部认可的大学为准。(3)出国一年难以完成本科学业。文凭含金量,认可度低。(4)研究生申请受限。 二、关于录取分数 很多人由于中外合作高昂的学费而对其望而却步,甚至觉得上中外合作专业只是花钱买学历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对于中外合作项目主要还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不同的中外合作专业导致其分数也不同,不能等量齐观。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它是中国与美国两所顶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与密西根大学)强强联合下的产物,自然导致其分数居高不下,虽然是中外合作专业但有时比上海交通大学的普通专业录取分还要高。 不过大多数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还是比本校的录取线要低一些的,具体情况因学校不同而有差距。而一些普通本科高校甚至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其下降分数可能就更低。 (年本一文史类北外与北外中外合作办学投档分对比) (年本一文史类东北师范与东北师范中外合作办学投档分对比) 对于成绩能达到高校的学生来说,选择中外合作项目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因为如果本身成绩能达到的学校牌子已经是名牌,那也就没必要去盲目追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名校学历。但是离名校有些差距但同时又渴望能有一个名校文凭的同学来说,那么中外合作项目无疑是一个达成自己心愿的途径。 三、关于课程设置 一般中外合作项目会保有一些国内的传统课程的,如思修、近代史、毛概、体育、军事理论等课程,每个中外合作项目的中外师资比例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类似西交利物浦大学那样的纯西方教育,有的则可能是中方和外方教育各占50%; 而中外合作大学则接近于外方院校在中国开了一个分校的形式,其学校从氛围到教育方式都是完全西化的。 四、关于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2+2”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高考录取后,一、二年级在国内院校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二)“3+1”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高考录取后,一、二、三年级在国内院校学习,后一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三)“4+0”培养模式:即考生通过录取后,学生四年都是在国内上课而不出国,只不过采用国外的教学计划和考试方式,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及教授,教学模式与国外本合作院校保持一致。比如,重庆理工大学的中韩合作办学就是属于这种模式。 (四)混合培养模式:即考生通过录取后,最先先采用“4+0”的模式,但入学过后,再进行二次选拔出部分学生,进行“2+2”模式、比如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就是采用这种培养模式。还有“1+3+1”模式,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等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培养。 五、关于学位文凭 很多考生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