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

发布时间:2021-11-15

上接:

IM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一)

IM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二)

07

复合材料应用发展趋势与展望

7.1.航空航天应用市场

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下图: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为16,吨。航空航天市场的分市场份额(吨)如下图:

航空行业分析机构蒂尔集团(TealGroup)的数据显示,年全球航空客运量较年下降了约63%;波音及空客大幅度消减了飞机的产能,其中波音将复合材料飞机B减少到每月10架,可能会减少到每月6架,此外,波音公司于年10月初宣布,它将在年关闭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所有装配厂,并将其合并到公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的工厂;空客公司将复合材料飞机A减少到每月6架;年6月,美国东丽复合材料表示立即中止其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工厂的运营,并大大减少其塔科马预浸料工厂的产能。这些行动将导致在美国各工厂的劳动力减少约25%;美国赫氏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逾四成,宣布新一轮裁员减薪计划;我们综合判断,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对比去年同期减少30%。

关于航空航天市场的复苏,基于对疫情及航空航天的体系复杂而缓慢的特点,我们预测在年恢复到年的需求水平。

7.2.风电叶片应用市场

年,风电市场发展非常迅猛,整个产业链赚得钵满盆满,皆大欢喜。

年,从风电对碳纤维的需求看,维斯塔斯依然是主力;其他巨头,如西门子-歌美飒、GE-LM、Nordex等均在新的机型中,采用了碳纤维拉挤板制造与测试样机。国内风电有三种工艺并行:预浸料铺贴、多轴织物灌注、拉挤板,大多是样机验证阶段,在年还未形成批量需求。三种工艺的对比中,拉挤板工艺基本胜出。

去年的报告中,我们曾担忧“抢装潮”之后的萎缩,以及疫情对风电的冲击。结果年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确定,导致了风电行业的激情万丈的《风能北京宣言》:“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万千瓦以上。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万千瓦,到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基于北京宣言,几乎每家风电厂及叶片厂均考虑扩大产能。

几年前,足球在国内风电巨头的脚下,碳纤维行业不停地催“赶紧踢出来啊!”从开始,足球是肯定到了碳纤维行业的脚下,风电巨头会使劲催:“赶紧踢出来”,你们碳纤维不出产能,我们怎么敢规划数万吨的叶片需求啊?碳纤维产业准备迎接这幸福的“烦恼”吧!

7.3.体育休闲应用市场

体育休闲市场十年来的需求发展情况如下,年的需求量为15,吨。体育市场的分市场份额如下:疫情之下,群体运动的碳纤维器材,如曲棍(冰)球杆、滑雪杆等,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个人体育休闲的器材反而上升,主要有高尔夫球杆,自行车及钓鱼竿。另外,欧美这些年一直流行健康、绿色出行,对电动自行车也有较大的需求增长。

7.4.汽车应用市场

之前的报告,我们反复提醒了全寿命周期的轻量化价值的概念;碳纤维复材从F1赛车到从超级车、超豪华车逐步扩大应用的规律与趋势。在轻量化价值的计算中,除了节能降本的常规价值,绿色环保成本是一个因潮流而动的较大变动成本。

年在汽车复材领域,主要有如下大事:一是代表美国汽车复材应用水平的、通用汽车的雪佛兰C8汽车的推出,其中最醒目的是车架部分材料弧形拉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型材,另外还有部分玻碳混合的复合材料零件。年德国西格里分别与宝马集团,中国蔚来汽车及北美一汽车公司批量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盒。年3月,廊坊的飞泽复材为蔚来ES6碳纤维(中国第一款批量采用碳纤维的车款)后地板5万套下线。

关于燃料电池的气态扩散层GDL,国内目前有武汉理工、大化所、上海河森、江苏氢电、济平新能源、深圳南科、沈阳华天鑫等单位在从事研发。而国际上的主流厂家是东丽、西格里,以及燃料电气巨头巴拉德旗下公司。从GDL的工艺流程看,其中的不少技术与装备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类似,仅从碳纤维纸的专用碳丝供应,国内就无碳纤维公司涉及。所以,碳纤维产业要尽快意识到这个责任,投入研发,不能让这个GDL成为氢能源的卡脖子材料。

7.5.压力容器应用市场

年,氢能发展迅速,正在迅速成为各类交通运载工具的新的能源方式:欧盟宣布了亿欧元的刺激氢能产业链发展的“Ahydrogenstrategyforaclimate-neutralEurope”。美国加州的UniversalHydrogen正在建设氢能飞机的整个基础设施,国际压力容器传统巨头动作频繁:

年2月,佛吉亚与雷诺集团达成汽车的氢气储存的合作协议。

年3月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欣然宣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CIMCHydrogenEnergy与HexagonPurusHK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市场提供安全、经济、高效的储运解决方案。

年2月份,佛吉亚宣布对中国高压气瓶公司斯林达大部分股权的收购。

年,国内的碳纤维压力容器发展红火,相关的碳纤维供不应求。7月份,气瓶安全标准化与信息工作委员会发布了车用四型气瓶的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这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希望这个四型气瓶标准尽快完成。年12月,斯林达车用IV型储氢瓶通过“三新”评审,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三新”评审的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制造厂家。

高压氢气瓶的核心技术在于塑料内衬及碳纤维缠绕,其主要成本取决于碳纤维的成本。目前,很多氢气瓶企业对碳纤维的战略意义认识严重不足。以为这个是个市场化的产品,有钱就可以买到,今天各家需求就是个数百吨的小量,这个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当您需要万吨时(这是完全可能在今后10年内实现的),这个时候,碳纤维的性价比及规模保障能力,就可能成为气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提醒各家气瓶厂,要以战略合作伙伴的态度,与碳纤维企业深度、长期合作,尽早培养坚实的核心竞争力。

7.6.混配模成型应用市场

混配模成型(Mold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yfzl/1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