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周,先跟小编做个小动作:头轻轻后仰,然后尽力向左转,再向右转。
如果你感到脖子酸痛、僵硬,甚至发出声响,说明你的颈椎正在遭受“折磨”。
颈椎由多块骨头组成,与肩膀构成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支撑着分量不轻的脑袋。颈椎受伤,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全身健康: 70%的头痛跟脖子有关 脖子供血不足易眩晕 颈椎病可引起吞咽不畅 颈椎错位导致颈胸综合征 ……
颈椎病是医生、教师、白领和程序员、手机爱好者的常见病,下面把颈椎病从轻到重分为十个等级,看看你有多少相似的地方,在第几级?
一级:脖子酸痛、僵硬。(建议抬头看看天花板,脖子后面是否有感觉)
二级:脖子、肩膀、后背酸痛,僵硬。
三级:经常睡觉落枕。(落枕是一种轻型颈椎病)
四级:胳膊不得劲、疼痛、麻木。(从这医院了)
五级:走路发飘、跑偏。
六级:写字开始变化。(从这级开始可能要做手术了)
七级: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八级: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从这级开始做手术效果也不好了)
十级:下不了床。(从这级开始可能做手术风险就很大了)
慢性劳损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用电脑,睡高枕头,靠在沙发上看电视,都会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换句话说,得了颈椎病主要怪自己。 1 趴在桌上睡觉
这种姿势使颈部前倾的状态下叠加单侧扭转,造成与正常生理弯曲相反的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并引发颈椎病等。 建议:补觉时最好能躺下。如不能,就在胸前垫一个柔软的靠垫作为缓冲,不要把头直接枕在胳膊上。 熬夜
白天疲劳的颈椎夜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日积月累就会造成颈椎疼痛。 建议: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给颈椎充分的休息。 坐软沙发
越是劳累越要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窝在沙发上所形成的错误姿势,会减弱原本用来支撑的肌群力量,造成肌力稳定性下降。 建议:尽可能地少坐软沙发,即便要坐也要尽量坐直了。如果实在太累,宁可躺着也别窝着。 长期低头或久坐
如果长期低头,肌肉长时间劳损,颈椎承重过度,颈椎不稳的状态下容易把椎间盘中的髓核从内部挤压而出,引起颈椎间盘突出等。 建议:养成良好的坐立姿势,减少长期低头的时间,如看手机可放在与视线相平行的方向。另外,工作每45分钟自我“打断”一次,放松5分钟。 粗暴按摩(扳法)
对于颈椎不适,按摩的确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粗暴按摩如扳法,如果手法治疗师的力度控制不良,角度过度,就容易增大颈椎损伤的可能性。 建议:如果只是脖子轻度不适,适当按摩可以放松肌肉。但如果已经明确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的,则千万不要按摩。 频吹空调脖子凉 在空调房待久了,低温容易使颈部肌肉内的血管收缩,引起局部肌肉痉挛,继而肌肉长度缩短,所造成的颈椎的生理活动度改变,就会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建议:颈肩部尽量不要对着空调或风扇吹,如果需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工作,最好穿件外套,也可以戴条纱巾,以免颈部受凉。 不过还有一些颈椎病的诱因和自身坏习惯无关,防不胜防。 慢性感染
一些看似和颈椎完全不相关部位的炎症,特别是慢性感染,可能增加颈椎病发病的几率。
常见的有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 衰老退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的损伤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颈椎病发生。
因此,及早注意正确坐姿,不要睡高枕头,多跑步、游泳等,都可以让颈椎“老”得慢一些。 头颈部外伤
50%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一旦受到外伤,很可能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发症状的产生。 一套“康复操”养出好颈椎
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功能锻炼对颈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尤为重要。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组颈椎康复操,但在锻炼中须注意: 每个动作开始时,颈肩部放松,颈部向上缓慢拔伸; 动作轻柔和缓,速度与太极拳近似;活动度由小到大,保持在生理范围内,即前屈、后伸、侧屈40度左右,侧旋75度左右; 活动量以颈肩轻度酸热、疼痛可耐受为宜,切忌快速、大幅度、过于用力; 锻炼贵在坚持,每组约10分钟,2~4组/日。
康复操具体如下:
颈部缓慢前屈,达最大幅度,保持5秒钟,再回原位;颈椎缓慢后仰,达最大幅度,保持5秒钟,再回原位。重复10次。
颈椎缓慢向上拔伸,头颈左旋,双眼向后下方尽力望对侧足后跟,达最大幅度时用力拔伸颈部,保持约5秒钟,还原后另一侧重复同样动作。反复做10次。
头颈左旋,双眼向左侧后上45度眺望,达最大幅度时用力拔伸颈部,保持约5秒钟,还原后右侧重复同样动作。如此重复10次。
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在身后相握,用力向后拉伸;同时头颈尽力后仰,颈肩背部肌肉用力收缩,保持5秒钟;然后颈肩部肌肉放松,恢复原位。如此重复10次。
双手自然下垂,双肩依次由中立位向后、后上、前上、前到中立位,做最大幅度缓慢摇转10次,再由前向后相反方向缓慢摇转10次。 来源:生命时报(ID:LT)、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