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 5日8日,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US)宣布完成对制药公司艾尔建(AGN.US)亿美元的收购,同时或将使艾伯维成为全球第四大制药商,超越辉瑞问鼎处方药销售额第一。在合并之后,艾尔建将正式更名为艾尔建美学(AllerganAesthetics)。 回顾艾尔建发展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并购史。据不完全统计,艾尔建发展至今已并购40余家药企,而艾尔建也一直是一众制药业巨头意欲收购的对象,比起年阿特维斯集团以亿美元完成了对艾尔建的收购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年辉瑞欲以亿美元收购艾尔建,但该计划最终因美国政府的干预告吹。 事实上,制药企业为扩张规模,全球性产业布局,通常采用的资本运作方式就是并购,本期文章,笔者将从艾尔建并购事件为切入点,尝试解析全球性制药业巨头不断并购的原因。 撰稿:江楠 艾尔建发展历程 艾尔建公司是一家全球制药企业,总部位于爱尔兰都柏林,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品牌药品、医疗器械以及生物制剂等,产品覆盖中枢神经系统,眼部治疗,医疗美容,消化,妇科,泌尿和抗感染等领域,公司业务遍布全球近个国家和地区。 年,艾尔建在洛杉矶一间药房内成立,至年扩展为全球性公司。年,艾尔建医美产品保妥适?获批用于改善皱纹并成为全球闻名的品牌。 艾尔建并购事件年表(不完全统计) 艾尔建身价为何不涨反跌? 仿制药竞争致销售额下降 从上面的并购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年辉瑞计划以亿美元收购艾尔建,到年艾伯维以亿美元完成对艾尔建的收购,艾尔建在并购的路上身价不涨反跌。事实上,艾尔建在急速扩张的同时就面临着一系列挫折。 资料显示,年艾尔建营收为.87亿美元,同比下跌0.96%,净利润为-51.43亿美元,暴跌16.78%。同时其药品销售额也因仿制药带来的竞争而不断下降。艾尔建的戊酸雌二醇片Estrace、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Namend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Rapaflo的仿制药版本都已经在年上市。 专利悬崖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不断发展,一大批重磅原研药遭遇“专利悬崖”,年,艾尔建干眼治疗重磅产品Restasis也即将失去专利保护。艾尔建称,未来几年时间里该公司还将有更多的产品失去专利保护。 保妥适竞争产品进入市场 艾尔建王牌产品保妥适目前已有预防慢性偏头痛、膀胱过动活动症、痉挛性斜颈等26项适应症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尽管保妥适销售额仍有所增长,但很多竞争药物正在进入市场,比如EvolusInc.(NASDAQ:EOLS)的Jeauveau、雀巢的Dysport和MerzGroup的Xeomin等,从而对艾尔建在这个领域中的市场份额产生威胁。与此同时,保妥适还面临来自其他可注射偏头痛治疗产品的竞争压力。 药物研发面临挫折 此外,抗抑郁药物rapastinel在临床试验中遭遇了挫折,导致艾尔建不得不在年第一季度中计入了24.7亿美元的商誉减值,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rapastinel是这家制药公司的下一种重磅药物。 与此同时,艾伯维近年来也遇见了同样的危机,其畅销药物修美乐(Humira)年销售超过亿美元,为艾伯维贡献了57%以上的收入,但对比年,修美乐的收入已经有所下滑。如今,修美乐也同样面临着“专利到期”的困境。 因此,艾伯维对艾尔建的收购同样需求强烈,除了能将艾尔建的保妥适纳入版图,改善过度依赖修美乐的现状,还能丰富公司的产品线。艾伯维产品主要集中在免疫和血液癌症方面,而艾尔建是以医学美容和眼科产品为主,重合度较低,这意味着合并后两家公司的产品都将更加多元化。 年全球TOP20药企收入情况 年,全球生物制药业已完成和宣布的并购交易量跃升至创纪录的亿美元,BMS亿美元收购新基、艾伯维亿美元收购艾尔建、安进亿美元收购新基旗下银屑病药物otezla三则并购的交易额累积就已经超过亿美元。 年,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这并没有阻止跨国药企在业务整合的脚步。从2月至今已有多家全球性制药公司宣布了相关计划。如英国制药公司GSK(葛兰素史克)同意以超过3亿欧元的价格将其15个消费品牌出售给德国仿制药商Stada。日本武田制药公司3月宣布与巴西HyperaS.A.公司达成协议,以8.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拉丁美洲地区市场的18种品牌处方药和消费者保健药物等。 年生物医药10大并购交易 并购还能带来哪些收益? 实现增长的核心动力 对许多医疗科技公司来说,并购仍然是一个核心增长动力。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年的一份调查中表明:纵观全球收入最高的30家医疗科技公司,至年增长的60%以上是由于并购(不包括资产剥离)。这些顶级公司利用并购作为保持领先地位的一种方式;此外,麦肯锡还分析了54家在十年内(年至年)上市的纯医疗技术公司,只有20%的公司几乎没有采用并购,未采用并购的公司规模较小,到年,只有2家公司的年营收达到20亿美元或更多。 案例:法国的Rh?ne-Poulenc和德国的HoechstAktiengesellschaft在共同组建Aventis公司后,在合并第二年营收升至亿美元,跻身世界强企业。 加强新药研发实力 长期以来,大型制药公司一直在利用并购来推动创新,麦肯锡此前的研究表明,来自大制药以外创新的收入份额已从年的约25%增长到年的约50%,新兴药物的繁荣促使制药公司寻找收购目标。 此外,专利悬崖会造成制药企业收入不可避免的下降,为此制药公司通常会提前增加管线,以抵消部分产品因专利到期而损失的收入。 案例:阿斯特拉捷利康(AstraZeneca)由瑞士Astra和英国Zeneca两家公司合并而来,合并前,阿斯特拉公司经济效益良好但缺乏新药,捷利康公司经济效益欠佳但有一批新药即将问世,二者结合后,总资产达到亿美元,排名随即从13位跃升至合并当年(年)的第五位。 释放协同效应 并购的另一个收益是通过扩大规模来获取协同效应。麦肯锡按照利润率中型和大型为生物制药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润率高的公司有极大可能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投资组合来获取协同效应。 案例:武田在年5月收购了Shire,由于两家公司的互补产品组合和组织结构,预计交易完成三年后,每年的成本协同效应将达到至少14亿美元。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制药企业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对组织机构和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关闭重复单元,剥离非核心产业,能够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利润高的产品。在剥离的同时,也能采取措施压缩总部管理开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案例:葛兰素威康在合并后裁员7人,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开支11亿美元;法玛西亚与普强合并后,关闭了24个生产单位,每年节省开支达5亿美元。 也有观点认为,医药行业的并购不仅对收购另一家公司的公司有利,而且对整个行业也有好处,观点的提出者,阿特拉斯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布鲁斯·布斯指出,并购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从长期来看,并购是推动整个行业“更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的催化剂,通过在整个行业分配人才、科学和资本的稀缺资源来提高行业的效率。 结语 随着全球制药业竞争日趋激烈,并购成为了规模企业的必经之路,战略并购不但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而且可以通过合理收购节省研发成本,完善企业的产业链,迅速打入目标市场。 普华永道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生物制药公司可能会在年再次迎来并购交易的好年景,尽管在年频繁并购,大型生物制药公司仍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是大型制药公司的主要目标,预计将在年极其活跃。 上半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全球性药企宣布整合重组的计划,接下来是否将有更多动作,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杨学军,试论跨国制药企业的并购重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03期 2.腾讯证券,华尔街评艾伯维收购艾尔建:对艾尔建股东来说是一次重大拯救 3.RoerichBansal,RuthDeBacker,andVikramRanade,What’sbehindthepharmaceuticalsector’sMApush,Mckinsey. 4.AlexKeown,MABooststheLandscapeofEfficiencyinthePharmaIndustry,Biospace,Mar10,. 5.高特佳投资,年全球生物制药并购交易回顾 6.新浪医药:艾尔建成功嫁入“豪门”,新巨无霸药企诞生!细扒并购之王发家史 ——END—— 转载采访商务 请添加「深见」官方-beauty01 欢迎给「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