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于痉挛性斜颈病人而言,中医治疗没有副作用,不像西医治疗常带来诸多副作用。中医学根据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信息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痉挛性斜颈为一种缓慢起病,进展缓慢的疾病,多数病人经过数年的病情演变,临床症状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或自动缓解,极少数少有自发性痊愈,痉挛性斜颈本身不会致死。由于头颈部异常运动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晚期还会产生肌痛。 中医认为痉挛性斜颈是属于“痉症”范畴,《内经》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汉·《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和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病。 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主要是讲究望闻问切、通过四诊参合的方式收集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治疗。辩证论治最常用的有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和气血辩证;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式及临床治疗办法,八纲辩证则是其中的基础,尽管世界上有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病症,中医学却可以借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将其全部分门别类,以对症下药。 刘女士,河南人,42岁患痉挛性斜颈两年时间,之前打过肉毒素,做过小针刀,针灸和按摩,效果不佳。通过在网上看到“舒颈扶正汤”来电咨询,和家里人商量后来院面诊。王常在大夫详细问诊,通过舒颈扶正汤,结合患者自身病情体质一人一方针对性调配药物。王常在大夫一直嘱咐患者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放轻松,对药物吸收也有帮助。治疗五个月后,巩固一个月病情恢复。一直随访没有复发迹象。 预约挂号 视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