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介绍 毕业院校:某 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初试成绩:(政治76,英语87,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六级分数: 工科生,三跨,一战,英语一般,简直要素齐全hhhh……写这段是为了方便大家自我对照,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迷信经验贴,最好能多看几个人的对照起来,选一个和自身情况最相近的。 总的来讲我一天的学习安排6月之前可能就是每天6~8小时,6月之后就开始4+4+3/4这种模式,基本早上4小时,中午4小时,晚上三四小时。大家被吓到,这个4小时其实包含了发呆、或者休息的时间,人不是机器,我做不到每个时间段高效消化这些时间,一点神都不分。但我尽量控制每个时间段不学习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到40分钟,所以一天可能真正投入的时间在9.5~11小时之间。大家一定不要单纯拼时长,拼不过别人会把自己心态搞崩的。 另外各科的安排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均衡发展。如果你英语比较薄弱,却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那结果可想而知。我当时想的是专业课我再怎么好也就是左右,都是主观题指不定会不会压分(事后发现当然是没有压的哈),既然在专业课上拉不开差距就更要抓住公共课,起码考个+,能上就更好了。 Okay,进入正文,接下来的发言会非常主观哈,学弟学妹看自己情况辩证看待。 政治篇:(客观题37,主观题39) 我客观题只有37,翻了个大车,所以建议学弟学妹去找一个客观题分高的学姐学长经验贴参考(捂脸)。 血的教训就是,要相信第一直觉啊兄弟姐妹们!!!不要轻易改答案啊啊啊啊!!!我我我真的好多多选都在最后关头坚定的改错了……错了……了(滑稽)……给我整无语了都…… 肖秀荣四件套+徐涛马原部分的课程+腿姐的背诵小册子+刷题app。 回顾了下,我是从6月末7月初开始准备政治的。从7月份一直到11月多,肖八出版,这段时间每天一个小时刷题+回顾错题,内容如果复杂的话可能会到1.5个小时。11月份最终的题我过了三遍,并有自己的错题本。 11月开始政治占用时间逐渐拉长,从1个小时增加到2小时,再到后期4~5个小时,这段时间主要是肖八肖四和其他老师的客观题刷题+肖四背诵。 每天做几个章节或者几套卷子,我是不固定的。我的想法是简单就做多一点,可能一天好几章;难就做少一点,一天半章甚至更少、完全不想做的时候也有,不要过于焦虑。 政治总共4个大板块,除了吃理解的马原需要听课,其他部分记忆性性质的东西居多,我觉得没有听课的必要。 徐涛马原部分的课程和精讲精练搭配度很高,买肖爷爷的书也不用担心课本适配的问题。听这部分的课程的时候,建议动笔,画画框图,但框图导图都是形式,关键是要记住大概的结构都有什么,方便后面复习错题时及时索引。 听课时建议开1.5倍速,一个是因为时间很宝贵,徐涛讲课语速有点慢,要节省时间;另一个也是因为很多时候偏记忆性的东西一听就懂,一做就忘,这个过程本身需要多次返回到精讲精练与题里,光听课没什么用。 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像毛泽东思想及著作,重要会议,可以整合记忆。 首先要说的是,我觉得题和真题的差别很大。但不用过分纠结这个事,题该刷的还是要刷。不然后面学再多技巧,分也提不上来的! 我总共刷了3遍题,并将蒙对的标记了横线,做错的标记了错误次数。不要放过蒙对的,不要骗自己。 刷题时前两遍全做,最后一遍只做标记过的题,所以我整体遗忘的东西较少。 我前两遍都没有在书上写答案,但最后一遍开始在边写边自己修正错误选项,这样也能起到补充知识的作用。 总体,第一遍耗时2个月,不要为快而快!第二遍我用了一个月左右。第三遍基本上20天。事实上如果错题能记住的话,不用刷这么多遍或者这么细。 我的题刷到后面,基本能看见一个选项立刻反应过来其他的干扰选项怎么出。记忆还是非常牢固的。我觉得这跟我出错立刻返回原章节看一眼,每天积累错题,干扰选项,第二天抽时间阅读错题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后期我就不再需要精讲精练,搭配自己的错题本+腿姐的小册子即可。但是题还是得扫上一眼,万一忘记当时做对的,也很难顶。 盆友们,11月肖八出版以后,就是该强化政治学习的时候了。我的肖八只做了选择题,做的也很快。每天一套对我的训练量是有点小了,所以我当时买了一个政治刷题小程序。每年这个时候,这类小程序都非常多,大家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同样,不要忘了积累错题与反复复习!后期我的错题本改成了电子档,方便自己翻阅和补充。刷其他老师的错了就错了,改正+补充即可,不要因为这个把后期自己心态整崩了,毕竟说句老实话,其他老师(除了腿姐)去年出的模拟卷子没几个能看的,和真题差很多。 肖四出来后,整活更要加大力度(大雾)!每天可能都在刷题、背肖四、刷题、背肖四……晕了。 我是非常讨厌背政治的人,但我主观题39,我觉得至少我的方法没有让政治主观太拉胯。具体来说就是拿到书背不下去可以先读一读,找找句子之间的逻辑,get核心词(主要是动词和关键名词)。把自己认为不需要背的东西杠掉、改写,缩减背诵工程量。最后开始狂背,背不动了就读。整上个四五小时。我看过一个叫卡子姐的博主,她善于编口诀记忆,但我觉得光是记口诀就够烦的,这个真的看个人。 除此之外可以去找热心网友整理出来的腿姐分析课的文档资料(视频也能看,我建议只看分析课的并开2倍速),重点了解腿姐怎么组织答案、怎么化用题干材料。点亮这个技能点,又可以少背一点,并且最后你能把答题卡全部写满,写的还不是肖爷爷那套!非常滴nice家人们! 这个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说一说。时政我觉得没有必要耗费大量精力,市面上所有老师的模拟卷子刷一遍,拿上热心网友整理的时政资料,基本能做到全覆盖。每天利用吃饭时间,去洗手间时间,不想做专业课的时间看一看就行。 这两年时政渐渐和毛中特结合在一起,出的选择题有时候确实没有任何老师能压住,就看你个人的政治素养怎么样(呜呜呜翻车可能我的政治素养还是不够)。也许大家可以尝试找点新闻联播的音频听听,不想学了当个灌耳音试试hhhhh。 首先错题本不是必须的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要照搬经验帖!不要照搬经验帖!不要照搬经验贴!如果你不习惯这种做法或者时间来不及,那每天直接看题的书或者卷子都ok的,不要陷入任何一种形式里!!! 如上文提及的,我的错题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期题上摘录的纸质的错题本,后一种是后期做模拟冲刺卷的电子档的错题本。 我想说的是: (1)错题本不是摆设,积累的错题保证每天都要看。不然真的不要浪费摘录的时间自我感动。 (2)错题本不图形式,干净整洁方便阅读,方便添加最好。最开始我在网上买了一些活页环+活页纸。后来使用电子档方便检索和合并同类。纸质和电子都有优势,纸质方便翻阅,电子方便检索与组织。按需采纳即可。 英语篇:(客观题59,主观题28) 大家也看到了我的六级并不出彩。但方便大家对照,我觉得还是得说清楚。一个是当时我的六级是裸考的,什么准备都没做,特别拉胯不要学我;另一个是我的弱项其实是在主观题和听力,特别我六级主观题只有分,阅读还行,好像有+。 但直接用六级分数来衡量自身的英语基础我觉得还是有点糙的。六级要考听力,考研不考听力;六级翻译是汉译英,考研翻译是英译汉;六级时间分钟;考研时间分钟。所以建议建议大家细分一下,重点看看自己的六级阅读和主观题情况。 除此之外,可以大胆地选择一年真题,做做阅读看,弄清楚自己裸考是什么情况,方便自我认知。 真题(带详细解析的张剑黄皮书+不带解析的简易真题)+墨墨背单词+扇贝 英语备考我基本上从2月开始一直到考完结束。 2月份到4月份基本就是背单词,顺便做了一套考研真题卷子探底,看看自己什么水准。 阅读训练上,4月开始到7月我一直做的英语一,每天2到3小时。7月到9月分给英语二,每天1小时。10月到12月每天一个小时,甚至临近考试前两周,每天已经不足半小时了。大家前期一定要把英语基础打牢啊,后期的时间真的很紧张! 作文加翻译,我是10月开始我才开始练习的,可能时间每天也就半个小时到40分钟。 最后,背单词与做阅读要贯穿始终,哪怕每天只复习10个单词,只做一个阅读,也要去做,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真题有限,一定要把卷子做透,榨取真题的最大价值。重点积累记忆出现的生词、熟词僻义、固定搭配。重点分析出现的长难句,反复揣摩。 但做透不体现在遍数上。但还是推荐大家多做几遍,我的英语一00年到09年做了两遍,10年到20年做了三遍,英语二做了三遍。 不用担心真题做多了记住答案怎么办,一个是有些反复做的题你还是会反复错,另一个是大家在反复刷真题的过程可以带上不一样的任务:第一遍可能是读懂+想做对+积累;第二遍第三遍就可以是分析选项,揣摩作者行文方式等等。这个过程还能随时保持我们的语感与做题的手感。 同时,我会在做完真题以后在卷子前注明错题情况,需要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