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脑瘫是以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为主的症候群,继发骨骼和肌肉相关问题,需要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以满足机体终生健康,这也决定了脑瘫患儿康复是一项长期性艰难性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家庭康复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脑瘫患儿在良好的照顾下,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减少肌肉骨骼畸形,改善粗大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家长知道对患儿进行姿势管理至关重要。在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患儿正确的抱姿和睡姿,这一期继续给大家介绍患儿正确的坐姿、膝立位、站立位和饮食的姿势。
三、坐姿
坐姿——端坐
坐姿——长腿坐
1.伸腿坐位时,双侧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伸展。在此体位下,操作者可以对患儿进行平衡训练、重心转移、体轴回旋等训练。方法为:首先使患儿呈仰卧位,双腿分开,操作者面向患儿坐于双腿中间,双腿轻压在膝关节上,使其伸展,髋关节外展,拉起至坐位,然后对其肩部、腰部回旋动作。2.对于伸肌张力较高的患儿,操作者可靠坐在患儿的背面,胸部抵住患儿的背部,双手从腋下穿过,置于膝关节上面,使其膝关节伸直,并令其双腿分开于操作者的双腿紧贴,然后操作者用自身带动其躯干进行相应的前屈后伸的回旋运动。坐位——盘腿坐
盘腿坐位时,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屈曲的状态下使臀部负重。操作者可首先令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后抱起患儿,并使双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旋,盘坐于操作者的前面,背部靠在操作者的身体,以寻求支点,然后操作者握住肘向前,手指分开置于床面,进行一定的头部旋转诱发其躯体的相应动作。
四、膝立位
膝立位是站立的基础,在临床中,脑瘫患儿由于自身的平衡差,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膝立时,其双腿间的距离较大,常使腿分开。膝立时大腿及小腿内侧着地和臀部着地形成所谓的“W”形坐姿。对于臀部和膝部屈曲内收、屈肌痉挛严重的脑瘫患儿膝立时,操作者必须控制好其髋部。膝立位——双膝立位
双膝立位:是指膝立时,双膝靠拢,膝关节屈曲90度,髋关节充分伸展,躯干与其大腿在同一平面。操作者双手可扶手患儿髋部两侧,或一手拖住臀部,一手抵住胸部,使其髋部充分伸展,帮助保持正确的双膝立位姿势也可以令患儿自己抓住椅子等物,以维持躯干的稳定。五、站立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体位是站直,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与双髋分别出于水平位。动态的站立体位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任意的进行适当活动而仍能保持平衡。患儿能保持坐位平衡后,可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扶站
1.肌张力低下患儿:用身体支持患儿站立,操作者先固定患儿双足,然后一只手扶住其胸部,另一只手扶住其膝盖,若患儿的腰腹肌无力,脊柱不能充分伸展时,则用胸部给予支撑,令其站立。2.痉挛型双瘫患儿:操作者先鼓励其站立,在必要时,从其后面给予膝部一定的支撑,引导其向前、后、左、右进行慢慢地摆动;使身体保持平衡,并训练其在身体前屈时,足跟随移动。
站立——靠站
脑瘫患儿靠墙站立,操作者可帮助患儿把双手放置身体两侧,臂部、躯干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并固定患儿的双足,放平于地面。对于脊柱前凸的患儿,操作者可用手轻轻地推顶其腹部,使其脊柱伸展或在腹部加用一定的重力,使患儿的重心垂直于地面,置于双足中间。对于腰腹部无力的患儿,操作者用手握持患儿双肩,以达到能够靠墙站的目的之后,在固定双足,可使用左右移动其骨盆的办法来调节患儿的重心,使患儿的平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握住其双膝,使其处于一定角度的前屈位,使患儿的膝关节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膝关节屈曲的患儿,操作者可采用夹板和双手进行矫正,达到使其主动用力的目的后,解除夹板;对于膝关节过伸的患儿,则采用膝关节固定,在其靠墙站立时,双手握住双膝,使其前屈,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控制。站立——独站独站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站立姿势为:头部保持在正中位,上身挺直,髋、膝伸直双腿稍分开,脚掌放平在地面上,双足与肩同宽。操作者双手控制肩部和腰部,双足置于其双足外缘并夹紧,双足踩在患儿的足面上固定,然后根据情况,操作者减少双手的扶持以训练其独站的能力,并对各种姿势进行纠正或诱导,如让患儿的双手作向前伸或后伸等动作来诱导患儿的保护性反应。同时操作者应计算患儿站立的时间,用“1、2、3、4...”等来刺激患儿的积极性,动作能够完成,采用不固定双足的方法进行训练。
六、饮食的姿势
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及年龄选用合理而正确的抱姿或坐姿以保持进餐的舒适。进餐时用塑料的圆形调羹。此外,保持进食环境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愉悦,使患儿注意力集中。避免进餐前做治疗,减少患儿的痛苦和紧张情绪,尤其是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图
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
医院康复医学科Ⅱ病区高杏
审阅
医院康复医学科Ⅱ病区魏巍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