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时,整个身体都是软软的,滑滑的特别可爱,而且几乎是整天闭着眼睛睡大觉。所以成人就很少会去打搅他们、只是小心翼翼的触摸、抱起或挪动他们。正是这样,大人们往往就会忽略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说,宝宝每次睡觉头部只是朝一边睡、从不改变方向,头部不会转动,眼睛也只是朝一边看,或者只喜欢朝向一边吃奶,如果强行转动头部的话,小儿就会哭闹,这时候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了,很可能小孩就已经有先天性肌性斜颈了。案例2月大李毛毛,婴儿母亲发现小儿睡觉时每次脸都是朝向右边、头偏向左侧,而且洗澡时在颈部左侧摸到有肿块,家人很紧张,马上带上小儿来到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就诊,B超显示胸锁乳突肌右侧5mm、左侧9至12mm。后诊断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小于6月,其肿块还未机化,及时及早的接受中医推拿治疗可使肿块软化甚至消失,再结合康复锻炼,可迅速恢复颈部正常功能,不仅疗效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可缩短疗程。 中医推拿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2、点穴法:依次点取左侧扶突穴、天窗穴、翳风穴、下关穴、颊车穴,再按揉放松患侧约3min,手法力度以患儿无过度哭闹为主。 4、牵拉法:体位同上,术者将患儿头部处于中立位,适度牵拉患儿脖颈,先平行将患儿头部旋转至健侧,放置床面,医者一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扶住患肩向头部相反方向牵拉;同上,将患儿头部旋向患侧贴床面,扶住健侧肩部向相反方向牵拉,幅度由小变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10-20次,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5、旋转法:三个月以内患儿由家长帮着撑住患儿身体,使其呈被动坐立位,医者立于患儿后背,以一手拇指侧缘固定患儿患侧下颌支头部皮肤肌肉,另一手握住患肩拇指至于胸锁乳突肌胸锁头部,两手拇指分向牵拉胸锁乳突肌,意在延展其长度,反复操作5-10次;再将患儿头部在生理范围内向健侧和患侧旋转各10-20次。 6、综合治疗颈后斜方肌及背脊肌锻炼:患儿俯卧位,将患儿头部旋向患侧贴床面,往往患肩会抬肩高耸,医者一手扶患儿头部,另一手按压患肩低平贴近床面,再放松,反复数次;后将患儿双手置其身后,以玩具鼓励患儿抬头锻炼颈后斜方肌及背脊肌,有助于牵拉胸锁乳突肌并支撑颈部;以捏脊手法结束治疗。每周5次,每日一次,一个月一疗程,经3个疗程治愈,效果明显。 文章来源:儿保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