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过查阅大量与小儿肌性斜颈的相关文献,得到一些结论,特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病变所引起的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本病早期治疗效果多较为满意,而不治疗后期可能导致颜面部发育不协调。 该病有四大症状:1.头倾向一侧,下巴朝向对侧肩膀;2.颈部出现硬块或有条索状硬解;3.左右脸大小不对称;4.颈部活动受限制。(若有其中一种症状就要重视起来!) 为什么宝宝会出现小儿斜颈呢? 对于小儿斜颈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回答,但是一般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分娩时产伤。 2、胎儿时子宫内压力异常, 3、遗传 4、胎儿颈部缺血或感染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或者机械性损伤,局部血肿机化,及肌纤维变形、粘连,结缔组织形成,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发病。 小儿斜颈都有哪些类型: 1、骨性斜颈:是由颈椎异常引起,摄X线有助于诊断。 2、神经性斜颈:是由一侧颈项部肌群的神经功能障碍所致。 3:姿势性斜颈:是由姿势不良或小儿斜视等原因所致。 4:局部肿物:是由与局部淋巴结肿大导致。 如果宝宝患上小儿斜颈怎么办呢!? 康复处方: 第一步:用手指揉捏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柔和地捻散、捋顺,边揉边捻,每次8分钟,动作轻柔。坚持一段时间后,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 第二步:在手上涂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挛缩的胸锁乳突肌上反复按摩,可活血、消肿、散结、解痉,促进肿块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步:持续将头牵向健侧,操作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用双手轻轻按住孩子的头部,将孩子的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手法要轻柔,防止使用暴力,反复坚持20次。 第四步:(推拿处方)揉桥弓10-20次,并点按揉天宗、肩井、肩外腧、耳后高骨。 总之,早发现早治疗,并没有什么可怕,,两岁以内的肌性斜颈患儿可用理疗和手法按摩治疗,如果患儿年龄较大,或者斜颈比较严重时,则应尽早手术治疗。治疗一定要坚持彻底治愈。当肩颈部肿块消失后,还应该继续推拿,直至颈部活动正常为止;否则斜颈很容易复发。 (版权归于个人!采用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