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集团全产业链优势交科集团精准施工监控

发布时间:2021-3-13

4月17日晚,在建的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顺利完成首根管内混凝土灌注,这是该桥今年拱肋实现高精度合龙以来,取得工程建设的又一大进展!

在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全产业链引领下,平南三桥项目建设得以快速推进,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各参建方积极沟通对接,有序推动项目复工。北投集团直属企业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交科集团)作为施工监控牵头单位,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桥梁监测工作,助力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建设出品质。

拱顶灌注现场

如何做到拱肋合龙精度误差小于3毫米?

今年1月10日,“平南三桥拱肋合龙精度误差小于3毫米!”高精度合龙的背后,除了参建各方齐心努力,也有监控团队的辛勤付出、艰苦奋斗和过硬技术的服务。

监控人员每天深夜研讨监测数据

世界第一拱应匹配世界一流的监控技术。监控团队先后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密切结合施工,仅吊装节段分析就有几十个版本。最终按照“一次张拉”控制理念,对偏差及时修正和反复优化,提供的扣索力和拱肋预抬量与实测值非常吻合,为施工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整个施工吊装共计测量监测吊装工况44频次,有效纠偏10余频次,切实助力平南三桥拱肋高精度合龙。

平南三桥当时合龙现场

“高精尖”监控标准释放“科技范”

监控操作人员远程按下测量按钮,全站仪立刻自动开启,有条不紊地搜索拱肋上的测量数据,实时反馈至电脑端和云平台,还间断发出滴滴的测量声,那是转动着的优美的旋律,也是施工监控的一次次技术“大考”。

施工监控团队采集数据

为弄清温度对拱肋线形的影响规律,监控团队使用测量机器人进行30余次24小时温度监测(可实现5分钟测量一次),总结日照温差对线形的影响规律,成功修正了温度影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监控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测线形系统对整个灌注过程进行几何监测,及时反馈分析并指导施工方进行管内混凝土调载,确保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结构安全,让平南三桥“拱出水平”。

管内混凝土灌注期间,监控人员测量塔架和拱脚应变情况

同时,监控团队采用全自动、动态钢管应力测试系统,避免了人工测量的数据误差,实时掌握应力变化。截至目前,监控团队对平南三桥先后测算共计10万次,与施工方核对纠偏近20次。监控团队还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监控+运营监测信息平台等手段,让平南三桥“弯出力度”。

混凝土灌注应力采集日常高空检查灌注期扣索力监测监控采集设备维护

系列“高精尖”技术标准及设备投入,团队们不分昼夜和日晒雨淋,释放出科技范,为平南三桥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4名博士参与多方协作建设世界第一拱

交科集团还成立技术顾问组,邀请郑皆连院士等各级专家和施工监控单位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参与指导,已召开10余次会议讨论施工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技术风险,并提出决策方案;派遣郝天之、王龙林等4名博士、多名硕士组成精尖桥梁施工监控团队对平南三桥施工全过程进行高精度量测反馈控制,为拱肋的顺利合龙提供了强力的技术保障。

郑皆连院士指导混凝土灌注统计标准郑皆连院士指导混凝土灌注监控工作

监控团队经常通宵分析解决监控技术难题,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第二天5点半开始新的测量。监控团队通过全过程施工监测和控制,指导解决了平南三桥拱肋变形、温度对线形影响、混凝土灌注调载等施工重点难点问题,为“世界第一拱”的建设贡献力量。

及时与业主、施工监理等各方沟通交科集团平南三桥监控团队联合体

供稿

于孟生、姚鑫玉、郑振兴

编辑

李儒烽、李科胜、陈艺盈

审核

周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jfw.com/ysty/993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