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病症,多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发现头部向一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早期还会摸到颈部有梭形硬块。 在胎儿时期,胎儿在子宫内因位置关系,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挤压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该侧肌肉发生缺血性纤维病变,或因分娩时胎位不正,胎儿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发生血肿,出生后该侧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导致该肌缩短,因而形成斜颈。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出生后7~14天可发现颈部有梭形肿块,逐渐增大,两个月后开始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头部被牵拉而歪向一侧,头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两侧面部不对称,健侧大,患侧小,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颈椎、胸椎发生侧弯畸形,且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小儿肌性斜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不满六个月的小儿可以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位固定及手法扳正等,部分病人可以治愈;六个月以上的小儿需要手术治疗,而年龄较大,且合并脸部严重畸形的患儿,手术虽有显著的疗效,但脸部畸形不能恢复正常